-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耳的解剖与生理PPT课件.ppt
可编辑 可编辑 第十三章 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生理 第一节 耳的应用解剖生理 概述 耳是人类的听觉器官,也是位置觉的感受器,其结构非常精致、功能十分复杂。 听觉: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要的交流渠道,而且听觉使我们感知环境而产生安全感和参与感。 位置觉:是维持人类身体平衡,顺利完成各项活动的基础。 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都增加相当数量的听力障碍病人,严重影响到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 一、耳的应用解剖 耳是位听器官,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和中耳:接收和传导声波; 内耳:感受位置觉和听觉。 (一)外耳 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三部分。1.耳廓:由弹性软骨板及周围的皮肤构成。 2.外耳道:是一条弯曲的管道,从外耳道口开始,到鼓膜止。 外耳道表面覆以很薄的皮肤。 皮肤中有一种变态的汗腺,叫盯聍腺,与皮脂腺共同开口于毛囊。盯聍腺细胞的分泌物与脱落的上皮混合形成盯聍(耳屎)。 3.鼓膜:位于外耳道底部,为一卵圆形半透明的薄膜,将外耳与中耳隔开。鼓膜外面覆以复层扁平上皮,与外耳道的表皮相延续,内面覆以单层扁平上皮,中间为结缔组织。 右耳正常鼓膜 (二)中耳 包括:鼓室、鼓窦、乳突和咽骨管 1.鼓室: 位于鼓膜和内耳之间,为一不规则的腔,分为6个壁,可与咽鼓管、乳突小房等处相通。 鼓室内含有重要结构, 包括听骨链、听韧带、 听骨肌、以及血管和 神经等。 鼓室部位 相邻部位 临床意义 上壁(鼓室盖) 颅中窝 中耳疾病可经此引起颅内并发症 下壁(鼓室底) 颈静脉窝 可有缺损,手术时易大出血 前壁(颈动脉壁) 颈动脉 上方有一开口通向咽鼓管 后壁(乳突壁) 经乳突窦至乳突小房 中耳炎可蔓延至此为乳突炎 外壁(鼓膜壁) 主要由鼓膜构成 外耳道经此壁进入中耳 内壁(迷路壁) 内耳前庭 通过此壁进入内耳,内壁藏有面N. 鼓室六壁一览表 听骨链:由3块听小骨组成,从外到内依次为锤骨、砧骨和镫骨,它们互相由关节连成一串,专门传导声音。 耳的结构图 镫骨形似马镫,它的底部叫镫骨底板,正好嵌在内耳的前庭窗内。 声波经过外耳道,振动鼓膜,推动听骨链,最后通过镫骨底板,经前庭窗传到内耳。 三个听骨中任何一个如果被炎症腐蚀破坏,都会造成声音传导中断,引起 传导性耳聋。 2.鼓窦(乳突窦):位于鼓室的后方,是鼓室和乳突小房之间的交通要道。 3. 乳突(乳突小房 ): 为颞骨乳突内的许多含气小腔隙,大小不等,形态不一,但互相连通,?少数人乳突气化不良(板障型乳突),甚至基本上没有气化(硬化型乳突) 乳突小房腔内覆盖粘膜,且与乳突窦和鼓室的粘膜相连续。故中耳炎症可经乳突窦侵犯乳突小房而引起乳突炎。 耳部内面观 咽 鼓 管 位 置 示 意 图 4. 咽鼓管: 是鼓室与鼻咽腔间的连通管道,长3.5~4.0cm 。 管壁分前2/3的软骨部和后1/3的骨部。 管的两端膨大,中间窄小,叫咽鼓管峡。咽鼓管向后外方向开口于鼓室前壁处叫做咽鼓管鼓口 ,在鼻咽的开口是咽鼓管咽口。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鼓口始终保持畅通无阻,而咽口像是一个单向阀门,平时它是关闭着的,只允许中耳内的液体或空气逸出,而不允许鼻咽的分泌物和细菌进入鼓室。 只有当张嘴、唱歌、咀嚼、打呵欠,特别是做吞咽动作时,由于咽肌的收缩,咽鼓管咽口才会瞬间开放,这时外界空气 即可进入鼓室,使鼓室内、外压力就达到平衡。 咽鼓管闭塞将会影响中耳的正常功能 咽部炎症可经此管蔓延至中耳。 婴幼儿的咽鼓管接近水平位,且较成人短而宽。 因此,婴幼儿的咽部感染易经此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三)内耳 内耳位于颞骨岩部中,形态不规则,构造极复杂,管道盘旋,形同迷宫,故称迷路。 迷路由骨迷路和膜迷路构成。 骨迷路系颞骨岩部内不规则的腔隙和隧道,膜迷路悬于骨迷路内。 骨迷路和膜迷路之间的间隙内流动着外淋巴液。膜迷路是一个盲管系统,含有内淋巴液,它不和外界直接交通,也不与外淋巴液相通。 外淋巴液通入脑的蛛网膜下腔, 与脑脊液是相通。 外淋巴液 内淋巴液 骨迷路 膜迷路 迷路结构示意图 外半规管 前半规管 前庭窗 蜗窗 耳蜗 前庭 蜗顶 迷路模式图 后半规管 内淋巴囊 内耳结构 内耳功能 骨迷路 骨性半规管 保护膜迷路 前庭 耳蜗 膜迷路 膜半规管(含壶腹嵴) 与人体平衡觉有关 椭圆囊和球囊 膜蜗管(螺旋器) 与听觉有关 内耳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壶腹嵴、椭圆囊斑和球囊斑都是位觉斑 球囊和椭圆囊: 1、存在于前庭内 2、在球囊的前内侧壁和椭圆囊内侧壁,各有一圆斑状粘膜增厚区,分别称为球囊斑和椭圆囊斑。 3、两个囊斑能感受直线变速运动以及头部静止时的位置。 壶腹嵴: 概念:膜性半规管在壶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全册.pdf VIP
- 乡镇班子成员相互批评意见(4).doc VIP
- 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docx VIP
- MBI-GS职业倦怠量表.docx
- 2017铁路定额电子版-通信专业.xlsx
- 2025年中国反无人机行业投资方向及市场空间预测报告(智研咨询发布).docx VIP
- 纸桥承重完整版.pptx
- 2024-2025学年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2024)湘美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IFP28148115-52Ah(大小头规格书).pdf VIP
- 2024年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