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件:心脏视诊、触诊诊断学查体.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心脏视诊、触诊诊断学查体.ppt

触诊 1、方法 检查者先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置于胸前区,然后逐渐缩小到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及环指指腹并拢同时触诊,必要时也可单指指腹触诊。 触诊 2、内容 (1)心尖搏动及心前区隆起 (2)震颤(thrill) (3)心包摩擦感(sense of pericardial friction)  触诊 (1)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 心尖区抬举性搏动(heaving apex impulse) 为左心室肥厚体征 胸骨左下缘收缩期抬举性搏动为右心室 肥厚的可靠指征 (2)震颤 定义 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感,与 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 震颤 机制: 血液 狭窄口径或异常方向流动 涡流 瓣膜、血管壁或心腔壁震动 胸壁 注意:部位、时期 临床意义:器质性心脏病 ①先天性心血管病 ②狭窄性瓣膜病 ③严重关闭不全-房室瓣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部位 时相 病变 R2 收缩期 AS L2 收缩期 PS L3-4 收缩期 室间隔缺损 L2 连续性 动脉导管未闭 心尖区 舒张期 MS 心尖区 收缩期 重度MI (三)心包摩擦感 1.产生机制: 急性心包炎 心包膜纤维素渗出 心脏 收缩时脏层与壁层摩擦 震动 胸壁 2.特点: ①心前区或L3、4清晰 ②双期出现 ③收缩期、前倾位、呼气末明显 Quistions 1.心脏视诊内容(3点) 2.心前区隆起的临床意义 3.心尖搏动概念、正常位置、范围及改变时临床意义。 4.负性心尖搏动概念及意义。 5.剑突下搏动原因及鉴别 6.心脏触诊内容 7.抬举样心尖搏动概念、意义. 8.震颤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9.心包摩擦感特点、临床意义、与胸膜摩擦感鉴别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第五节 心脏检查 (cardiac examination) 【掌握】 1.S1与S2产生的机理,鉴别要点 ,增强、减弱的临床意义 2.心脏杂音听诊要点,并能辨别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 3.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熟悉】 1.心脏各种震颤的临床意义,能比较准确地叩出心界 2.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临床意义 3.常见心律失常的特点(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及心房颤动) 4.脉搏检查方法及血管体征。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了解】 心血管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如心功能不全、风心病等) 教学要求 一.心脏视诊(inspection) 二.心脏触诊(palpation) 三.心脏叩诊(percussion) 四.心脏听诊(auscultation) 教学内容 掌握S1与S2产生的机理,鉴别要点 心脏检查的重要性 是心血管疾病诊断的基本功,许多心脏病通过详细问诊和体检可做出诊断 虽然新的诊断手段不断完善,但不能取代心脏检查。有些心脏异常情况只能通过体检发现,如杂音的性质、奔马律、奇脉等 心脏检查简单、方便、经济、迅速 心脏检查时注意事项 环境 温暖、安静、光线充足 病人多取卧位也可取坐位,必要时取多个体位 医生站在患者右侧按照视、触、叩、听检查顺序进行 心脏检查的内容 视诊 一、胸廓畸形 二、心尖搏动 三、心前区搏动 视诊 正常人胸廓两侧对称 一、胸廓畸形 (chest deformity) 1、心前区隆起(precordial prominence):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造成心脏肥大,在儿童生长发育完成前影响胸廓正常发育 视诊 胸骨下段及胸骨左缘3、4、5肋间局部隆起: 见于右心室肥大,如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或大量心包积液。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其附近局部隆起: 多见于主动脉弓动脉瘤或升主动脉扩张。 2、鸡胸、漏斗胸(funnelchest)、脊柱畸形 视诊 二、心尖搏动 (apical impulse) 概念 主要由于心室收缩时心脏摆动,心尖向前冲击胸壁在相应部位形成。 正常人心尖搏动:位置 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1.0厘米 范围 直径2.0~2.5厘米 视诊 1、心尖搏动移位 生理性因素 体位: 仰卧位略向上移位, 左侧卧位向左移位2.0~3.0厘米, 右侧卧位向右移1.0~2.5厘米 体型: 肥胖、小儿、妊娠向上外移位, 瘦长体型向内下移位 视诊 病理性因素 ①心脏本身的因素 *左心室增大: 向左下移位,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右心室增大: 向左甚至略向上移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