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件: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切口和入路.ppt

  1. 1、本文档共1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切口和入路.ppt

* * 顶枕开颅三角区入路 * 1966年,Poppen首先提出本人路,采用坐位,做枕部(横窦上)直切口和颅骨环钻的小骨瓣。由于暴露不满意,1971年,Jamission做了改进,他采用左侧卧位 * * * * * * * * 乙状窦前入路 * * * * 项韧带向上附着于枕外粗隆,向下至第7颈椎棘突并延续为棘上韧带,是颈部肌肉的附着处 * 项韧带向上附着于枕外粗隆,向下至第7颈椎棘突并延续为棘上韧带,是颈部肌肉的附着处 * 项韧带向上附着于枕外粗隆,向下至第7颈椎棘突并延续为棘上韧带,是颈部肌肉的附着处 * 枕下后正中入路 * * 额颞部游离骨瓣形成后,需进一步磨(咬)除蝶骨棘和颞骨,这是翼点入路的关键步骤。在关键孔处钻颅时,钻头开始垂直于骨面,钻入板障后应将钻头方向与矢状面靠拢,以免打穿眶板和眶筋膜。 剥离皮瓣至颧弓后段上缘时,应注意在此穿入深面的颞中血管,以防术后局部肿胀或颞肌萎缩。 * 额颞部游离骨瓣形成后,需进一步磨(咬)除蝶骨棘和颞骨,这是翼点入路的关键步骤。在关键孔处钻颅时,钻头开始垂直于骨面,钻入板障后应将钻头方向与矢状面靠拢,以免打穿眶板和眶筋膜。 剥离皮瓣至颧弓后段上缘时,应注意在此穿入深面的颞中血管,以防术后局部肿胀或颞肌萎缩。 * 额颞部游离骨瓣形成后,需进一步磨(咬)除蝶骨棘和颞骨,这是翼点入路的关键步骤。在关键孔处钻颅时,钻头开始垂直于骨面,钻入板障后应将钻头方向与矢状面靠拢,以免打穿眶板和眶筋膜。 剥离皮瓣至颧弓后段上缘时,应注意在此穿入深面的颞中血管,以防术后局部肿胀或颞肌萎缩。 * 翼点入路 * 适应于中颅窝底肿瘤、中颅窝-颞下窝沟通肿瘤、海绵窦外侧壁肿瘤 * * 适应于中颅窝底肿瘤、中颅窝-颞下窝沟通肿瘤、海绵窦外侧壁肿瘤 * 适应于中颅窝底肿瘤、中颅窝-颞下窝沟通肿瘤、海绵窦外侧壁肿瘤 * 适应于中颅窝底肿瘤、中颅窝-颞下窝沟通肿瘤、海绵窦外侧壁肿瘤 * 经翼点-颞前入路 * 适应于中颅窝底肿瘤、中颅窝-颞下窝沟通肿瘤、海绵窦外侧壁肿瘤 * 适应于中颅窝底肿瘤、中颅窝-颞下窝沟通肿瘤、海绵窦外侧壁肿瘤 * 适应于中颅窝底肿瘤、中颅窝-颞下窝沟通肿瘤、海绵窦外侧壁肿瘤 * * * * * 眶颧入路 * 适应于中颅窝底肿瘤、中颅窝-颞下窝沟通肿瘤、海绵窦外侧壁肿瘤 * 适应于中颅窝底肿瘤、中颅窝-颞下窝沟通肿瘤、海绵窦外侧壁肿瘤 * 颧弓翼点人路 * * * 缝合硬脑膜的理由: ①防止术后硬脑膜外渗血进入蛛网膜下腔; ②减少术后大脑皮层与皮下组织的粘连; ③减少术后脑脊液漏和脑脊液切口漏; ④减少术后硬脑膜下脑内感染; ⑤防止脑组织从切口膨出, 避免脑组织切口疝形成; ⑥减少术后外伤性癫痫发生率。 * * 外伤大骨瓣开颅 * * * * * 颞枕开颅颞下入路 * * 冠状切口右(左)额开颅额下入路;冠状切口额部经纵裂入路 * * * * * 冠状切口双额开颅额下入路 * * * 扩大经额人路 * * * * 经额叶皮质-侧脑室(室间孔)入路 * * * * 三脑室前部肿瘤头位抬高15-20度,三脑室后部肿瘤头位降低15-20度, * 也可用发迹内钩形切口 * 也可用发迹内钩形切口 * 经胼胝体-室间孔入路 * * * 入路的头位根据颅内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可略有不同变化:鞍内病变头应少仰些,而鞍上、上斜坡病变则应稍多仰些;嗅沟脑膜瘤可略向对侧多旋转和向对侧肩部多倾斜些;当采用翼点入路与纵裂入路联合探查三脑室肿瘤时,头部的后仰和旋转,均应减少至最低限度,以兼顾二者需要;也可调节手术台的左右倾斜度和背板高度使头位适应入路的需要。 * 前颅窝底和眶顶部病变要侧重于额部暴露,眶外侧壁和中颅窝底病变要侧重于颞部的暴露 蝶骨嵴切除的多少直接影响硬膜下暴露的角度,切除越多,手术暴露越充分 * 面神经额(颞)支在平颧弓水平、耳屏前1.5-2cm 于颞浅筋膜和颞深筋膜之间行向前上,因此保护面神经额支一要注意切口的位置应在耳屏前1.5-2cm 之内,二要注意分离的层次应注意在近颧弓水平于颞深筋膜下面将颞脂肪垫连同头皮一起翻起,一般来讲切口向前不超过发迹、分离层次正确即可避免面神经额支损伤,术后面部水肿亦轻。 * Yasargil在其专著中就这一问题专门介绍了面神经颞支在帽状腱膜、颞浅筋膜浅深层间的分布特点及筋膜间颞瓣分离的方法,其特点是在颞浅筋膜前1/4的深浅两层之间进行细致的分离从而牵开颞肌和筋膜。 * 翼点人路各骨孔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特别是第l、2孔,必须接近前颅底。第3、4孔可根据不同手术的需要而改变,如须对额顶叶做较多的显露,则第3孔向顶后移位;如须多显露颞叶,则第4孔向耳上后方移位;若须显露纵裂,则第3孔移至中线上。 * 额颞部游离骨瓣形成后,需进一步磨(咬)除蝶骨棘和颞骨,这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