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心 爱心 专心 110号编辑 PAGE 1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
一. 本周教学内容:
期末考试
第 = 1 \* ROMAN I 卷 (共14分)
一. 语文基础(共14分。每小题2分)
1. 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镌刻(juàn) 造诣(yì) 绾结头发(jié)
B.间或(jiàn) 玷污(diàn) 提纲挈领(qiè)
C.停滞(zhì) 踯躅(zhì) 不屑置辩(xiè)
D.宠辱偕忘(xié) 天上宫阙(què) 夫环而攻之(fū)
2. 加点字的字形、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富贵不能淫 (迷惑) 惩前毖后(警戒)
B.引抒心忠(内心) 取决于品格(决定)
C.自暴自弃(暴露) 别有一番情调(种,样)
D.任劳任怨(担当、承受) 超拔烦嚣(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3. 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他的眼色,很像( )掌柜,不要再提。
(2)哪怕是再( )的目光,也能约略辨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
(3)母亲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 )的农妇生活。
(4)倘若有“纵”无“横”,有“线”无“面”,有历史无现实,或者反之,都免不了要产生认识上的片面性、( ),……
A.(1)乞求 (2)稚嫩 (3)劳苦 (4)狭隘性
B.(1)乞求 (2) 稚拙 (3)勤苦 (4)盲目性
C.(1)恳求 (2)稚嫩 (3)勤苦 (4)狭隘性
D.(1)恳求 (2)稚拙 (3)劳苦 (4)盲目性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4 — 6 题。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着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抱达母亲的深恩呢?我将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4. 根据《回忆我的母亲》(朱德)原文,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改正这段文字中的错误。
5. 文中破折号表示其后面是解释说明的文字。“中国共产党”解释说明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任选其中一种,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作家作品知识填空。
(1)《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____朝戏曲作家、散曲家___________。
(2) 《范进中举》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_第3回,作者是清朝小说家___________。
第 = 2 \* ROMAN II 卷 (共46分)
二. 默写(共4分)
8.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_____”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了分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1分)
三. 文言文阅读 (共 12 分)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 11 — 14 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