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述 教学目标: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理论基础,结合实例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过程。并了解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概况,使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形成一种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综合实践活动产生的理论基础 教学时数:6课时 ★学生讨论:(2课时) 1、什么是知识? 2、师生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3、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大家运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 1、两种知识观:①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工具性,知识是认识世界的工具、手段和结晶,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主客分离的认识对象与认识成果。②把知识看成是主体经验的生成过程和个人意义的建构过程。 2、师生关系:民主、平等、交往、合作 3、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产生的理论基础 一、当代的课程观:从静态性、封闭性向动态性、开放性观念的转换 当代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当代革新主义课程复兴的结果,它是在反思传统课程观偏颇的基础上,对革新主义课程观合理内核的扬弃和创新。革新主义课程观将人们从传统静态的、封闭的课程观念中摆脱出来,而树立起动态的、开放性的课程理念。 (一)课程是学习的履历,凸显了课程实施的动态性特征 课程是学习的履历是革新主义基本的课程观,并成为当代综合实践活动产生的理论基础,它内在地规范了课程实施的基本范式。 课程作为学习的履历,表现了这样几个基本特点: 1、课程不是实体的知识内容,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学生学习要从内容性知识的学习转向动态发展的过程性学习。 2、学习是复合的、综合的、多样化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掌握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寻求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发展。课程本身不是单一性的学科,而是综合性的,复杂性的过程。 3、学习经验所构成的知识,不仅仅是学校学科的学问性知识,而且包括着社会知识。学校化的知识基于社会生活知识发展而来,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以此建立与学问性知识的联系。 (二)课程是学习的共同体,突出了课程实施的开放性特征 课程是构筑学习的共同体的观念,体现了一般教育“共同教养论”的思想,并对当代基础教育课程的建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于20世纪前半叶美国的一般教育的“共同教养论”强调,“共同教养”是以统合相关的多样性知识领域的一般性教养为目的的。学习的知识被统合为多样化的主题和问题,最终在个体的头脑中形成一贯性、综合性的知识和能力。其课程思想主要体现在: 1、一般教育的课程不仅仅是学科(学问)的领域,而且是学习的领域,更确切地说是揭示各种主题的“共同学习”的领域。 共同学习领域: ① 学习以学生能动的、自主的协作的活动展开为前提。 ② 在学习活动中,将学科知识的学习结合具体的经验而展开。 ③ 诸学科的知识以特定的主题和问题的形式而展开。 ④ 学习将与学校外的学习和终身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 2、在共同学习的领域,是诸学科知识的相关和统合,是以主题和问题的形式统合相关的学科。知识的学际性和脱领域性是现代科学知识发展的基本趋势。 3、构筑共同学习领域的课程,以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为志向。 (三)课程是文化的再生产,强调了课程实施的主体性特征 以杜威为代表的革新主义课程观强调课程是文化的再生产、再创造的过程;决定课程的主体包括教师,而不仅仅是专家和学者;课程不是用公共的框架和大纲的基准来组织,而是通过学习经验来组织。学科、教材只是创造学习经验的手段,教育教学计划与学习活动是相继的过程;课程不仅仅具有意识的教育功能,而且具有无意识的教育功能。这种课程观念强调,课程实施要由教的学习向学的学习观念转换,由课程的文化传承向文化再生产观念转换。 革新主义课程观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对于学习概念的理解,即超越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认识范围,而强调学习是学生对学习经验的重新组织的创新活动过程。这一课程学习观念昭示了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性角色的地位,即教师与学生不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享用者和使用者,更是课程开发的经营者和设计者,肩负着重组、创新学习经验的使命。教师与学生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体,应该在课程实践中发挥创造性的作用。因此说,综合实践活动重视教师和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再创造过程,集中体现了课程是文化再生产的观念。 二、当代知识观:回归人性的知识,重构学校知识的体系 什么样的知识最具有价值,历来是课程论学者探讨的焦点问题。受传统的知识观影响,人们认为只有学问性的知识最具价值,从而将其绝对化。学校知识的构成主要是以单一的、抽象的学科知识为主,而忽视甚至排斥人类其它方面的知识的学习,结果导致了学校教育知识非人性化现象。这种现象的一方面表现为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偏重学术化的理性知识的传授,较少关注学生经验性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的传授,造成学生与社会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