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二章食品中毒及预防a.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第二章食品中毒及预防a.ppt

细菌性食物中毒原因 食品未烧熟煮透 重新加工不彻底 生熟交叉污染 食品保存温度、时间易于细菌生长繁殖。 食品加工处理不善 使用不合格或不安全的食品(供应卤味、外购食品) 食品加工人员感染 加工设备不洁 霉菌毒素及霉变食品食物中毒 真菌毒素污染:黄曲霉毒素、米曲霉(3-硝基丙酸、曲酸、原弧偶氮酸)、展青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 注意:食用霉变甘蔗易引起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暴发原因 使用装过农药的容器、用具等 滥用农药 采集蔬菜未要安全间隔期 农药等保管使用不当(误食) 食品采购、验收、储存制度不健全 蔬菜未清洗干净 兽药残留 滥用添加剂、滥用非食品用化学物质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铅、锌、橡胶-防老剂、增塑剂 动物性食物中毒 海产青皮红肉鱼(金枪鱼等) 甲状腺 狗肝 河豚 滤食性贝类(织纹螺) 鱼卵 植物性食物中毒 豆浆 四季豆 新鲜淹制的菜类 发芽马铃薯 毒蕈 白果 新鲜黄花菜 苦杏仁 食物中毒的预防: 1、安全贮存、冷藏食品。 2、正确烹调加工食品,有些食品必须加热煮熟方可食用。 3、要选择安全的食品,如新鲜、干净、保质期内的食品,不要食用过期变质食品。 4、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要食用,如不认识的蘑菇、野菜和野果。 在实际生活中, 教同学们 如何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的食品不安全因素 ※市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餐饮业存在的卫生问题;街头流动摊点的卫生问题;生产企业的不规范行为;个人的不科学饮食习惯. 街头流动摊贩销售油条全部铝超标 油炸食品少吃 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养成吃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 2、生吃瓜果要洗干净。 3、不吃腐烂变馊的饭菜。 5、饮水讲卫生,不喝生冷水。 6、注意科学饮食。 尽量购买有下列标志的食品 不要到无证、无照摊点上购买食品 脏 乱 有 毒 要到正规的商店、超市和标准化的农贸市场购买食品 要选择安全、卫生的餐馆 看餐馆是否持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 看餐馆就餐环境是否卫生 无卫生许可证小餐馆厨房内卫生状况 祝全体同学身体健康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 * * * * * * * * 可编辑 可编辑 食品中毒及预防 一、食源性疾病 (一)概念:通过摄食进入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所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三个基本要素: (1)食物是传播疾病的媒介; (2)病原物是食物中的致病因子; (3)临床特征为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 (二)食源性疾病的范畴 1.食物中毒 2.食源性肠道传染病 3.食源性寄生虫病 4.其他: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酒精中毒 (三)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 生物性危害 化学性危害 放射性危害 食物中毒 概念: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后引起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临床表现: 我国2004年食物中毒简况 食物中毒三要素 食物 中毒因子 临床表现 特征: (1)潜伏期短,发病突然,时间集中; (2)病人有类似的临床表现; (3)发病者均与某种食物有明确的关系; (4)病人对健康人无传染性,采取措施后控制快。 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1)发病的季节性特点 (2)发病的地区性特点 (3)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种类分布特点 (4)食物中毒原因分布特点 食物中毒的分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 霉菌毒素及霉变食品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营养成分 一般而言,细菌也需要碳, 氮,硫和磷源。 食品是最好的营养源。 适宜卫生以除去残留食物,特别是接触的表面(食品共用具及容器)则更为关键。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温度 影响细菌生长的核心因素是温度。微生物能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生长。根据其温度生长范围,微生物分为三类。 嗜冷性 在冷藏或接近冷藏条件生长(0—25℃),最适宜生长温度20—25℃ 嗜中温性 在室温下或接近室温下生长(20—45℃),最适宜生长温度30—37℃ 嗜热性 在45—70℃温度下生长,最适宜生长温度50—55 ℃ 引起疾病的细菌属于嗜中温性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时间/温度 食品在室温下(尤其是夏秋季)存放时间过长易导致食物中毒。因此,不仅温度是一个问题,而且食品接触这种温度下的总时间也需要控制。 加工处理方法对微生物消长的影响 冷藏:将餐饮食品置较低的温度条件下(10 ℃以下),可以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加热:将餐饮食品加热至中心温度78℃,并维持数秒钟或保存在60℃以上,可以有效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 在高糖、高盐、高酸环境条件下,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可以受到抑制。 THANK YO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