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构当代文学批评的“实证”主义范式
在新媒体时代里,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离时代和读者的期 望越来越远。既有的批评话语概念化、形式化以及冗长繁复 的表达方式更是遭到了网络时代的具有民主意识的读者大 众的广泛质疑和批评。相较文学创作领域,当下中国文学批 评陷入困境。当代文学批评如何扭转局面,重新赢得市场和 读者,批评家们亟需反思自身,改变僵化的批判模式,吸纳 各种知识理路,在理论冲突中寻找平衡,建立新的文学批判 范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李遇春的批评著作《走向实证的 文学批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此书着力建构自己的文 学批评学,整合“形证”“心证”“史证”三种研究方法,把形式 分析、心理精神分析、历史分析相结合,提倡新实证的文学 批评。该著作考察了从革命年代到变革年代的文学史现象, 在宏观上研宄了随时代变化而演变的文学史话语,在微观上 分析了作家个人写作话语的转变,不仅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 批评的实证精神,更是推动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学的自我建 构。
一、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困境与出路 自西方先进教育制度传入中国以来,学科分类、学术
分流使“专门化”人才成批生产出来,学科分类越来越细,致
使文学内部也存在学科壁垒和学科等级制,文学批评被文学 理论和文学史研究压制,著者提出打通文学理论、文学史和 文学批评,消除学术偏见,为文学批评正名。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因理论崇拜致使主观阐释之风盛 行,学术界的浮躁更是助长此风。拿西方理论资源套用中国 文学实践,不仅导致理论和实践的脱节,而且使批评家丧失 思考和创造能力。以理论套实践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文学批 评需要立足文学实践,在文学现象的基础上提炼理论。
针对这种现象,李遇春提出了新实证文学批评精神与 方法。“中外文学批评史上,倡导实证的文学批评方法由来己 久”西方文艺理论的繁荣正是得益其科学的实证方法, 中国古代文论中实证传统从孟子“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论 可窥一斑,著者由是倡导一种贯通古今,结合务虚的“心证” 和尚实的“形证”与“史证”的新实证批评体系。
《走向实证的文学批评》一书所收文章以实证的文学 批评为立足点,以老实人的手笔触及当代文学史和当代作家 作品里的各种现象,并以从容不迫的柔和笔调向读者娓娓道 来,舒展的文笔和浑厚的行文风格不仅与著者极为深厚的学 识和开阔的学术视野融为一体,也与著者立身处世的个人姿 态和原则密切相关。李遇春常在闲暇时手抄佛经,佛法的熏 染有益个人心性的磨练和自我涵养的提高,更有助于启发个 人对社会现象的透彻观察与感悟。对明心见性境界的追求过
程需要持续且深入地思考,以“悟”的方式体味人生、洞悉世 事,这是他“实证批评”的思想源泉。而近年来策划出版《新 文学评论》季刊则体现了李遇春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问题的 积极思索,这是他倡导“实证批评”的行动方式和实践平台。 李遇春作为睿智的真理追求者,有着深切的现实关怀意识和 忧患意识,他有意建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范式并引为己任, 并坚信这是当代文学批评致力的方向而努力前行。
二、聚焦“转型”
《走向实证的文学批评》中首要的关键词是“转型”, 著者采用实证的科学研究方法考察了从文学史现象到文学 创作个例中的“转型”问题。卷一主要探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 话语演变情况,包括土地话语、文革叙事话语、移民叙事话 语等,以史学眼光为基础,辅以文学批评理论,发掘随着时 代转变而变化的话语模式。“土地”在不同时代成为不同的符 号,选取不同时代的有关土地的经典作品来考察土地叙事的 历时演变情况,土地从政治符号发展为经济、文化符号再转 变为诗性符号和消费符号,分析土地“能指”与“所指”的裂痕 是如何逐渐扩大的,发出土地走向没落的叹息;对1960年 代初历史小说中杜甫形象的考察是著者对文学史现象的一 瞥,特殊时代的话语模式带有强烈的革命印记,但著者深入 发掘文本,指出看似单一的文本深处也常常隐含作者个人心 迹和生命体验,人文精神和现代意识虽弱如烛火但从未熄 灭;新时期以来对“文革”时代的追忆难以回避政治视角,在 对各作品的批判与反思中,著者认为突破政治和文化视角, 以生命体验和对存在的拷问入手可以深化叙事;同样,著者 在对移民叙事演变过程的探究时,透过各作者个人化体验发 掘文本背后华裔的文化心理结构;最后一节对文学“史前史” 建构的思考,体现了李遇春教授在整本书里强调的实证方法 和精神,“文学编辑口述史”作为珍贵的“地下”历史资料可与 作家、批评家提供的资料相互阐释,去伪存真,这是把实证 的科学研究方法运用到中国当代文学研宄实践中的一个途 径。
卷一从宏观角度把握随时代发展而转变的文学现象, 卷二、卷三则选取革命年代和变革年代的九位作家,从微观 角度入手,探讨作为个体的写作话语随时代变化而转变的现 象。在卷二中,著者首先对丁玲和何其芳两位启蒙精英作家 顺应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