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语言障碍:失语症、 构音障碍 1、失语症: 大脑语言中枢的病变使病人的听、说、阅读和书写能力丧失或残缺。 (1)Broca失语:口语表达障碍 (2)Wernicke失语:口语理解严重障碍 (3)传导性失语:复述不成比例受损 (4)命名性失语:不能说出物件的名称和人名,但 能说出物件的用途及如何使用 (5)完全性失语:所有语言功能都有障碍 (6)失写:书写不能 (7)失读:不能阅读 2、构音障碍 因神经肌肉的器质性病变,造成发音器官的肌肉无力、瘫痪,或肌张力异常和运动不协调而出现的发声、发音、共鸣、韵律、吐字不清等异常 发音含糊不清而用词正确 语言障碍护理: 1、心理支持 2、康复训练 四、感觉障碍 指机体对各种形式的刺激无感知、感知减退或异常的一组综合征 感觉包括:内脏感觉 特殊感觉 一般感觉 复合感觉 1、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 (1)抑制性症状 感觉传导通路受到破坏或功能受抑制 * 完全性感觉缺失:同一部位感觉完全缺失 * 分离性感觉障碍:同一部位仅有某种感觉 障碍 (2)刺激性症状 感觉传导通路受刺激或兴奋性增高。 1)感觉过敏: 2)感觉过度: 3)感觉异常: 4)感觉倒错: 5)疼痛: 1)感觉过敏:轻微刺激即引起强烈的感觉 2)感觉过度:感觉刺激阈增高,反应剧烈、 时间延长 3)感觉异常:没有外界任何刺激而出现感觉 4)感觉倒错:热刺激引起冷感觉,非痛刺激 引起疼痛感 5)疼痛:局部疼痛、放射性疼痛、扩散性疼 痛、灼性神经痛、牵涉性疼痛 2、感觉障碍的定位 (1)末梢型: (2)节段型: (3)传导束型: (4)交叉型: (5)皮质型: 袜子或手套型痛觉、温度觉、触觉减退 脊髓神经根节段型病变表现 受累节段感觉缺失 受损以下部位的感觉障碍 脑干病变同侧面部和对侧肢体的感觉缺失 或减退 精细性感觉障碍 五、运动障碍 1、瘫痪 2、僵硬 3、不随意运动 4、共济失调 锥体系统,锥体外系的任何部位损害 肌肉本身的病变 1、瘫痪: (1)分类: (2)定位:上、下神经元损害: (3)瘫痪的类型: 机体因肌力下降而出现运动障碍 (1)瘫痪分类: 1)按病变部位: 2)按伴肌张力增高否分: 3)按肌力情况: 4)按临床表现: 上神经元瘫痪,下神经元瘫痪 迟缓性瘫痪:软瘫、周围性瘫 痉挛性瘫痪:硬瘫、中枢性瘫 完全性瘫痪,不完全性瘫痪 偏瘫,交叉性瘫痪,四肢瘫, 截瘫,单瘫,局限性瘫痪 1)下神经元损害:亦称周围性瘫痪 脊髓前角细胞(或脑神经运动核细胞)、 脊髓前根 脊周围神经和脑周围神经的运动纤维 (2)瘫痪定位:上、下神经元损害 受损 2)上神经元损害:亦称中枢性瘫痪 皮层运动投射区 上运动神经元径路(皮层脊髓束和皮层 脑干束) 因瘫痪肌的肌张力增高,故又称痉挛性瘫痪或硬瘫。 受损 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鉴别 上 下 瘫痪分布 肌张力 腱反射 病理反射 肌萎缩 以整个肢体为主 增高 增强 有 无或轻度 以肌群为主 减低 减低或消失 无 明显 常见上神经元损害类型: 1)皮质型: 2)内囊型: 3)脑干型: 4)脊髓型: 对侧中枢性单瘫 “三偏”综合征 交叉性瘫痪 脊髓横贯伤以下完全性瘫痪 (3)瘫痪的类型 1)局限性瘫痪: 2)单瘫: 3)偏瘫: 4)交叉型瘫痪 5)截瘫 6)四肢瘫痪 某一神经根支配区或某些肌群无力 单个肢体的运动不能或无力,多为一个上肢或一个下肢 一侧面部和肢体瘫痪,常伴患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阳性 病变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瘫痪 双下肢瘫痪 四肢不能运动或肌张力减退 2、僵硬 指肌张力增高所引起的肌肉僵硬、活动受限或不能活动的一组综合征。 (1)痉挛:上肢屈肌张力增高, 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呈“折刀状” (2)僵直:破伤风 (3)强直:先天性肌强直 震颤、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 扭转痉挛、投掷运动等 3、不随意运动 小脑性、大脑性、脊髓性 4、共济失调 运动障碍护理 评估肌力: 0—5级肌力 躯体移动障碍 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常用护理诊断: 1、加强和重视心理护理 2、观察病情,抓住抢救和治疗的时机 3、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 关键在于 总述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