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麻省理工的校园文化建设.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 ——听李彤教授《科研反哺教学》讲座后的思考 云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 杨汨 (教师培训第二期) 何为大学,按董云川教授的解释,就是传播高深知识和高雅文化的地方。文化对于大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同空气、土壤和水对于树的生长那样,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优秀人才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 什么是校园文化呢?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百度百科/view/40820.htm#1)实际上,校园文化所包含的内容还远不止这些。学校的传统、校训、规章,甚至校园景观和绿化美化这些涉及硬件设施方面的内容,大到教学建筑群,小到一草一木,无不反映出一个大学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校园文化可以陶冶情操、启迪心智,促进他们在继承学术传统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世界一流大学都很注重自己校园文化的建设。这些院校的模式有很多值得云南大学借鉴和学习之处。笔者曾有幸在2007年5月参观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当时只是作为普通旅游者走马观花,在校园里匆匆转了一个上午,拍了几张照片,谈不上有什么体会。不料在4年后的2011年,借学校教师培训的东风,聆听了软件学院李彤教授有关工科学生培养模式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讲座,忽然有所顿悟,重新发现和理解了原来看不懂的一些麻省现象,领会了所谓的麻省精神,特借此文与同仁分享。  李彤教授谈到如何在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借鉴麻省理工模式培养工程师,建立“基于CDIO”的国际化、工程化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过程。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必威体育精装版成果。 HYPERLINK /view/1935.htm \t _blank 麻省理工学院从2000年起,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 CDIO 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以 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CDIO 的理念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12条标准。”(/view/2402813.htm) 所谓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这四个词的首字母缩写。“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 ,让学生以主动的、 实践的、 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反思麻省理工的教育,从细微之处一点一滴都渗透着CDIO的精神。 麻省理工的校训首先就反映CDIO体系最核心的“既会动脑,也会动手”的精神,其拉丁语原文为 Mens et Manus,可以直译为“脑和手”( Mind and Hand)。对于工科院校来说,动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麻省理工校园校史展中一幅图片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图片记录了学生们用简陋的木条木柱自己搭建的一个过山车。搭建者戴着头盔成功从高点沿轨道滑落的瞬间。(见图一) (图一) 虽然看似学生的玩心重了一点,年龄已经超过18岁的大学生居然还喜欢过山车。但其中全面涵盖了从构思、设计、实践和运作这四个环节。尤其是最后的运作 —— 由搭建者亲自上阵,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成功杰作,在校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以小见大,体现了“手脑并用”的办学理念以及“工作与游戏融通”的校园精神。   麻省理工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地方。学生之所以报考,不仅因为它除了拥有最好的自然科学分院、工程分院和管理分院外,还拥有一流的建筑与规划分院、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分院;而且因为学生们甚至新生都可以聆听到诺贝尔奖得主的教诲,得到与大师接触的良机,让学生参与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学生和教授间的关系很亲密,在教授与高才生之间培养了一种良好的合作精神。学生们在学校可以同与他们相似的人——科学和数学方面的佼佼者、杰出的音乐家、运动员、企业家和团体领导者共同生活和学习。研究、学术和集体生活一体化、学生相互间的合作以及同教师的互动成为MIT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师生关系是令人羡慕的。类似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私塾制”或“门徒制”,师者的学问精神以耳濡目染的形式言传身教,或教学相长,教师也可以从年轻的天才学生那里汲取灵感和巧思,促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