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医特色的健康保障体系.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非药物疗法 我们以体质分类理论为指导,采用如针灸、中药熏蒸、砭石热敷等技术,制定出具有中医特色的非药物疗法和中药外治法为主的中医干预治疗和健康调养方案 。 气虚质辨识报告案例 建立专科病的“治未病”调治方案: 中医“治未病”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围绕专病的预防、康复、防变展开的。目前已有19个专科的专业人员的参与到“治未病”工作中来,并形成了调养方案,如:便秘、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调养方案,女性更年期养生,代谢综合征的预防及调养,颈肩腰腿痛调养保健,中风后及肿瘤术后的中医康复和调养方案等。 健康宣教 尽管中医“治未病”思想从古延续至今,但由于多种原因相应的宣传不足。群众知道养生保健,却不理解“治未病”。所以要充分发挥“治未病”中心的作用,首先必须加强民众健康意识,推广普及中医健康观和养生观,使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及其内涵深入人心。 在医院中设立“中医知识廊”壁画组图、“节气养生”、“情志相胜”等宣传挂图,编写“十种基本体质”、“生活小窍门”、“常见病的调养”系列宣传单页、宣传册等。 在各大媒体,包括报纸、电视、电台开辟了“中药与生活”、“本草传奇”、“今日靓汤”、“芳草寻源”等各种“治未病”相关知识宣传节目或栏目,向群众宣传“治未病”理念,倡导全新的健康观和自我保健理念。 开设健康大讲堂 深入单位及社区,在深圳发展银行地税局、老干大学等进行“义诊咨询”“健康教育讲座” ,广泛地向民众宣传治未病理念与方法。 4.1 完善中医辨识体检流程和质量监测 优化中医辨识体检流程,完善中医辨识体检质量监测制度,尝试建立中医辨识体检SOP和质量管理体系。 4 完善有中医特色的健康保障体系,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4.2建立简便有效的健康调养干预规范 建立针对不同体质类型的中医健康调养方案,并不断优化、完善,逐步形成一套确切有效可推广的中医“治未病”健康调养干预规范。 4.3探索中医“治未病”科研方法 进行科研方法学研究,不断探求符合中医“治未病”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方法,构建中医“治未病”科研方法体系。 4.4开发干预技术手段和产品 在形成规范完善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细化中医干预药物及非药物技术手段,研发成系列产品,推动中医“治未病”从理念、临床实践到市场化产品的转化。 * 建设有中医特色的健康保障体系 ——“治未病”探索与实践 吕玉波 杨志敏 广东省中医院(中国 510120)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8-0086(2010)03 1 背 景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医学概念 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则是让你不生病! 医学指向正由:疾病为主 健康为主 契合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转向 减少疾病发生是减少医疗费用和医疗投入的重要手段 “九五”攻关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疾病预防上投资1元钱,可以节省8.5元医疗费和100元抢救费 有专家提出“健康就是GDP”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是古人区分医之良莠的重要标准。 上医医未病之病 中医医欲病之病 下医医已病之病 ——唐代 . 孙思邈 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简便易行,卓有成效的御病强身方法,例如: 情志调摄 饮食调理 生活起居调养 房事调谐 运动养生 气功调摄 针灸按摩 药物调理 2 “治未病”中心的建立 中医“治未病”历史悠久,且在预防保健方面大有优势,但大多是散在的养生方法,尚未形成系统。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让更多的人少生病、不生病,医院于2007年3月建立了“治未病”中心。 中医“治未病”含义有以下三方面: 未病先防——未病养生,防病于先; 既病防变——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瘥后防复——瘥后调摄,防其复发。 “未病先防”: 一是关注健康的未病人群——未病 二是体质偏颇,有疾病易患倾向者; 三是自觉症状明显,但理化指标无异常者; 四是理化检查指标处于临界值,但尚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者; “既病防变”: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