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第五章 郭沫若及创造社.ppt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第五章 郭沫若及创造社.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郭沫若 及 创造社 1926年春与创造社同仁摄于广州。 左起:成仿吾、郭沫若、郁达夫、王独清。 一、创造社简介 二、郭沫若的生平 三、郭沫若的作品 四、郭沫若文学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五、其他作家: ——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穆木天 一、创造社 1921年7月由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 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及郭沫若的译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是该社最有影响的作品。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社主要成员大部分倾向革命或从事革命实际工作。 创造社前期主办的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中华新报》副刊)、《洪水》半月刊. 后期的刊物主要有《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半月刊、《思想》月刊、《新思潮》月刊等。除文学外,后期创造社刊物更注意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和宣传。 《创造》(季刊)创刊号扉页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 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 少年郭沫若 二、郭沫若的生平 郭沫若故居 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 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 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 母亲》、《炉中煤》等诗篇。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 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 郭沫若在日本 在日本结识他的第二任妻子佐藤富子 。 1924年前后与安娜及孩子们 短片:郭沫若的日本情缘 1923年、他在日本帝 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 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 《卓文君》。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 会理事。这一时期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 他 还写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史论和大量杂文、随笔、 诗歌等。 《创造周报》第一期 郭沫若在写作 新中阳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 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 届主席,并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 员、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新华颂》、《东风集》、《蔡文姬》、 《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郭沫若于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郭沫若肖像 老年郭沫若 三、郭沫若的作品 ——以《女神》、《屈原》为例 《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是中国的第一部具有真正现代意义的新诗集。收集了《女神之再生》、《凤凰涅盘》、《天狗》、《晨安》、《炉中煤》、《匪徒颂》等代表性诗篇。  五幕话剧《屈原》于1942年4月由中华剧艺社在重庆国泰大剧院公演,陈鲤庭导演。此为公演时的海报. 《屈原》剧照 郭沫若与《屈原》演员合影 《屈原》剧照 四、郭沫若文学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郭沫若与新诗 对现代新诗的开创性贡献 郭沫若与历史剧 历史剧的创新意义 郭沫若与新诗 若论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甚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的时代的精神。有人讲文艺作品是时代的产儿。《女神》真不愧为时代的一个肖子。 —— 闻一多曾盛赞《女神》 郭沫若与历史剧 “我要借古人的骸骨来,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 ——郭沫若《孤竹君之二子·幕前序话》 “史剧家对于所处理的题材范围内,必须是研究的权威”,“优秀的史剧家必须得是优秀的史学家” ——郭沫若《历史·史剧·现实》 郭沫若是最具有写作历史剧的完满条件的人 。 ——王瑶 五、其他作家 1、郁达夫 1919年在日本名古屋求学时的郁达夫 1936年的郁达夫 一九一九年夏在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毕业时的郁达夫 郁达夫(前排左二)与鲁迅先生(前排左三)等人的合影 郁达夫(右)与郭沫若(中)、斯诺(左) 郁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