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包头师范学院中国音乐史与欣赏课件第八章第三讲 明清时期音乐.ppt

包头师范学院中国音乐史与欣赏课件第八章第三讲 明清时期音乐.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沈心工的创作 他的歌曲大多选曲填词,题材广泛,通俗易懂,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教材的选材、用语切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男儿第一志气高》《体操-兵操》这是中国最早的学堂乐歌,1902年沈心工创作于日本。 沈心工的创作 《黄河》,是沈心工自创曲中最突出的一首,杨度作词。歌曲体现了宏大的气魄和强烈的激情。黄自曾说:“我最爱《黄河》一首。这个调子非常的雄沉慷慨,恰切歌词的精神。国人自制学校唱歌有此气魄,实不多觏。” 沈心工的自创歌曲还有《革命必先革人心》、《军人的枪弹》、《采莲曲》等。 学堂乐歌代表人物---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 他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有着重要位置的“大名士”;他整个历史舞台上能同时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美术”卷、“音乐、舞蹈”卷而得以分列条目的著名艺术家之一。 学堂乐歌代表人物---李叔同 1、他是中国20世纪戏剧改革的先锋。 2、他是中国第一本音乐刊物的创办人和完成者。 3、他是中国留学日本学习西洋美术并成功完成学业的第一人。 4、他把人体写生教学法在中国学校美术教育中加以实施的第一人。 5、他是20世纪中国书法史上杰出的书法家。 6、他是中国佛教史上南山律宗的第11代祖师。 李叔同饰演茶花女 。 李叔同的歌曲创作 出国前至出国期间:所用曲调多取自传统曲调,内容多流露出对国家存亡的忧虑,如《祖国颂》、《隋堤柳》等。 回国至出家时期:多选择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填词,文辞流丽生动,富于意境和韵味 ,如《送别》、《春游》等。 出家后《清凉歌集》,表现了对佛门境界的感悟。 李叔同的歌曲创作: 《祖国歌》,李叔同在上海主持“沪学会”时以民间乐曲《老六板》填写,传唱较广,是早期作品的代表作。 《春游》,李叔同作词作曲,三声部合唱,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抒发来陶冶人的品性,是他在浙江时为应教学之需而作。 学堂乐歌代表人物--- 曾志忞 (1879—1929)的音乐成就 主要音乐社会活动: 1902年在日本参加了沈心工发起的“音乐讲习会” 1904年将其扩建为“亚雅音乐会”(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新式音乐社团,以“发达学校社会音乐,鼓舞国民精神”为宗旨)。 1905年,与朱少屏组织“国民音乐会”,以“扩张国民音乐思想,鼓吹国民音乐精神”为宗旨。 1907年在上海与高寿田、冯亚雄等创办“夏季音乐会”(传授西洋音乐知识) 1908年创办“上海贫儿院”并成立音乐部及管弦乐队。 学堂乐歌代表人物--- 曾志忞 (1879—1929)的音乐成就 主要音乐理论著述: 1903先后编写了《乐理大意》、《唱歌及教授法》 1904编写了《教授音乐初步》、《乐典教科书》(我国最早的一部中文乐理教材) 1905编写了袖珍《音乐全书》(包括《乐典大意》、《唱歌教授法》和《风琴练习法》三编)、《和声略意》(我国介绍西方和声知识最早的一篇文章) 1904年发表《音乐教育论》,全面阐述了为提高学校音乐教育所需要的各种音乐知识,及他对普及音乐教育的基本主张。 学堂乐歌代表人物--- 曾志忞 (1879—1929)的音乐成就 发表乐歌作品: 1903年在《江苏》杂志上发表六首歌曲,以五线谱和简谱对照刊印,《练兵》《游春》等是目前最早发表的学堂乐歌。 1904年出版《教育唱歌集》,共26首歌曲。 作业: 书写作业:简述学堂乐歌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预习作业:1、萧友梅与专业音乐教 2、黎锦晖的儿童音乐创作 3、赵元任的歌曲创作 知识拓展:李叔同的艺术成就 * * 第八章 明清音乐 第三讲 (1368—1912年) 教学设计 一、对学生这一节课预习情况做了解 (10分钟) 二、本节课内容知识点讲授(突出重点 (60分钟) 三、学生对本节课难点的讨论 (30分钟) 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 (50分钟)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学堂乐歌的兴起、发展、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在学堂乐歌方面的贡献 教学内容一 明清器乐 明清民间合奏乐主要有鼓吹、丝竹、弦索、清锣鼓等形式。其中以鼓吹形式最为普遍。 “鼓吹”又叫“吹打”,一般是用唢呐、管子或笛子等乐器主奏,以锣鼓等打击乐器相和或相间进行。 教学内容一 明清器乐 “清锣鼓”是单用锣鼓等打击乐器演奏的形式,如浙东锣鼓《八仙序》,十番锣鼓中的《七五三》、《清钹锣鼓》等。 “丝竹”是吹管乐器与弦乐器合奏的形式,如广东音乐《雨打芭蕉》,江南丝竹《三六》、《欢乐歌》等。 “弦索”是只用弦乐器的合奏形式,是宋元以后才出现的一个新品种,本来只用于戏曲、曲艺,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