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传播理论 任课教师:钱玲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 Email:iceqianling@126.com 教育技术的传播学基础 传播是利用媒体把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传者的过程。 传播的类型 教育和传播的关系 教育的本质 传播的本质 教育与传播的共性 教育传播 教育的定义 广义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和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过程都是教育。广义的教育可以分为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狭义教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构成要素:不论是广义和狭义的教育,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 传播的概念 强调“信息共享”的概念 传播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亚历山大.歌德) 强调“影响”的概念 (1)传播是传播者传递刺激以影响接受者行为的过程。(C.霍夫兰) (2)传播是传者向受者传递信息旨在改变后者的行为。(G.米勒) 教育与传播的共性 1、都是信息传递的过程 2、都是影响人的过程 3、系统的构成要素相同 教育传播 1、教育传播的概念 教育传播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2、教育传播的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 (2)内容的严格规定性 (3)受者的特定性 拉斯韦尔五W模式 香农—韦佛模式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SMCR模式(D.K.Berlo) 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 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 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 1.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 2.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 3.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4.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 共识律 不共识- 共识- 不共识- 谐振律 教师传递信息的“信息源频率”同学生接受信息的“固有频率” 选择律 “代价与效果比” 匹配律 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特性 * * 传播者 (谁) 教师 信息 (说什么) 教学内容 媒介、信道 (通过什么途径) 教学媒体 受传者 (对谁说) 学生 传播效果 (产生何效果) 教学效果 反馈 信源 编码 信道 译码 信宿 干扰 内容 结构 成分 符号 处理 信息 通道 受传者 传播技术 态度 知识 社会制度 文化 传播技术 态度 知识 社会制度 文化 信息源 视 听 触 嗅 味 Source Message Channel Receiver Who 谁 教师或其他信息源 Says what 说什么 教学内容 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 教学媒体 To whom 对谁 教学对象即学生 With what Effect 产生什么效果 教学效果 Why 为什么 教学目的 Where 在什么情况下 教学环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件第三章 可控性和可观性(2).ppt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件第三章 可控性和可观性(3).ppt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件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1).ppt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经济法课件第十一章 证 券法律制度.ppt
- 韩山师范学院大学语文课件绪论2 钱理 群语文观.ppt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件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2).ppt
- 韩山师范学院大学语文课件 钱 理群:追求文理的通融.ppt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件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3).ppt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件第一章 状态空间描述(1).ppt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件第一章 状态空间描述(3).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