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民事诉讼法学课件第九章 民事诉讼证明.ppt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民事诉讼法学课件第九章 民事诉讼证明.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第九章 民事诉讼证明 第一节 证明概述 一、民事诉讼证明的含义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是指法院和当事人依法运用一定的方式,证明当事人的主张是否成立的活动。 二、民事诉讼证明的分类 (一)严格证明和自由证明 标准:是否利用法定的证据方法并且是否经过法定的正式的证据调查程序 严格证明,是指对于诉争实体法事实,必须根据法定的证据方法及其法定程序,提出证据进行的证明。 自由证明,是指其证据方法或举证的手段,并不严格依照法律的明文规定进行证明。 (二)证明和释明 标准:是否需要使法官心证达到确信 证明,是指当事人提出证据使法官对其主张的事实形成高度确信的诉讼证明。 释明,是指当事人提出证据使法官对其主张的事实形成低度的确信,认为大概如此的诉讼证明。 (三)自向证明和他向证明 标准:以是向自己证明还是向他人证明 自向证明,就是向自己证明。自向证明一般都属于主体的职权行为。 他向证明,就是向他人证明。他向证明一般属于主体的义务行为,目的是满足他人的某种认知需要。 (四)实质证明和形式证明 标准:证明的性质不同 形式证明是与形式真实主义相联系的证明,英美法系国家的诉讼制度实行当事人主义模式,侧重于保障人权和正当程序,程序优先于实体,所追求的是形式真实主义,这种证明被称之为“形式证明”。 实质证明则是大陆法系国家的诉讼制度追求实质真实主义的结果,它们在职权主义思想的支配下,追求客观真实,要求达到完全真实的程度。如果程序和实体相矛盾,它们往往牺牲程序而服从实体。 第二节 证明对象 一、民事诉讼证明对象 能够成为证明对的事实象必须具备以下的特征: 1.能够成为证明对象的事实必须是与审理的案件有关联的事实。 2.作为证明对象的事实必须是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 3.作为证明对象的事实对正确处理案件有法律上的意义。 二、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范围 1.民事实体法事实 2.程序法事实 3.外国法、地方性法规和习惯 4.经验法则 三、无需证明的事实 1.自认的事实。 所谓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入主张的案件事实予以承认。 《民事证据规定》第8条: 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但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除外。 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的,代理人的承认视为当事人的承认,但未经特别授权的代理人对事实的承认直接导致承认对方诉讼请求的除外。 当事人在场但对其代理人的承认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当事人的承认。 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撤回承认并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或者有充分证据证明其承认行为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不能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案例】B对第三人C陈述曾向A借款,在陈述时被A录制下来。后来,A对B提起返还借款之诉,在诉讼中A向法院提供上述录音磁带。问:B对借款事实的陈述构成自认吗? 2.推定的事实。 3.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 4.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5.已为有效公证书所证明的事实。 上述六类无需证明的事实,除了自然规律及定理外,均允许以相反证据予以推翻。 第三节 证明责任 一、证明责任概述 (一)证明责任的含义 《民事证据规定》第2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含义:1. 行为责任 2. 结果责任 【案例】原告主张对被告有10万元借款存在,请求法院判决被告返还此10万元借款。 按照行为证明责任,原告必须提出证据来证明被告向其借过10万元的事实。诉讼中,倘若原告举出证人甲(本证),甲证明其在原告家中亲眼看到原告将10万元交付被告的事实。此际,被告觉得情势对己不利,于是举出证人乙(反证),乙证明当时其偕同被告到某地办事,不可能在原告家中。此际,法官最初相信原告证人证言的心证发生了动摇。原告见此情形,又提出其他本证来证明借款事实。对此,被告也可举出其他反证来推翻借款事实。 按照结果证明责任,在本案审理终结时,若原告无法证明被告向其借过10万元的事实而使该借款事实真伪不明的,法院无从确信该借款事实是真实的,也就不会适用相应的实体法规范判决被告返还原告10万元借款,只得判决原告败诉。 (二)理解证明责任应当注意的问题 1.真伪不明是证明责任发生的前提。 2.真伪不明的事实是指作为裁判依据的主要事实。 3.证明责任只能由一方当事人承担,法院不是承担证明责任的主体。 4.证明责任不同于主张责任。 5.证明责任一般情况下由法律预先规定,不能由法官在诉讼过程中进行自由裁量。 (三)证明责任的作用 1.有利于法官及时裁判。 2.有利于调动诉讼当事人举证的积极性,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