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生理心理学课件 第四章.ppt

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生理心理学课件 第四章.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感知觉的生理机制 第一节 视觉 第二节 听觉 第三节 痛觉 感受器 适宜刺激 感觉阈限 第一节 视觉 眼睛的构造与功能 视感觉通路 视感觉缺陷 颜色觉 视知觉的神经机制 面孔知觉 失认症 一、眼睛的构造与功能 (一)构造 纤维膜 血管膜 神经膜(视网膜) (二)功能 1、折光与成像功能 2、调节功能 ☆屈光调节 ☆瞳孔调节 3、感光功能 ☆视细胞―→视锥(明视) 视杆(暗视) ☆化学反应—感光色素―→视锥细胞色素 视杆细胞色素 二、视感觉通路 P36 三、视感觉缺陷 四、颜色觉 (一)颜色的三个维度(特性) (二)机制 ●感受细胞:视锥细胞 ●色细胞:谱色对抗细胞 五、知觉的神经机制 (一)视野与感受野 1、视野 2、感受野 视网膜中/外侧膝状体中/皮层中 (二)功能柱(皮层中) ◎特征侦察器模型(特征提取功能柱) ◎空间频率过滤器模型(空间频率柱) (三)超柱(知觉) 由感受野相同的各种特征功能柱组合而成 (四)初级知觉通路 V1(17),V2(18) → V3(19):动态形状 V4(颞上沟):静态形状,颜色 V5(颞中回 MT):运动 (五)高级知觉通路 枕叶→ 颞叶联合皮层 顶叶联合皮层 1、物体知觉的腹侧通路: what 通路 V1(17)→V2(18)→V3(19)→ V4→颞下回IT(前区,后区) 2、空间知觉的背侧通路: where 通路 V1(17)→V2(18)→V3(19)→颞上沟尾侧→颞中回MT →颞上沟内沿和颞上沟底→顶叶(下顶区,顶内沟) (六)下行调节 主要是兴奋性调制, 提示 (七)信息流 1、自下而上: V1(17)→V2(18)→V3(19)→颞中回MT→顶叶 V1(17)→V2(18)→V3(19)→ V4→颞下回IT 2、自上而下: 短距、中距、长距反馈 3、循环信息流: 前向流, 反馈流, 循环流(视皮层间、视皮层外) 六、知觉信息加工 联络皮层的多模式感知细胞 颞下回,颞中回,颞上沟, 顶叶5、7区, 额叶8、9、46区 不仅对复杂的视觉刺激物,而且对多种其它感觉刺激物 七、面孔知觉 相关研究 ERPs 脑结构 面孔/非面孔, 熟人/陌生人(不同的人) 理论 整体/部分加工理论 专家/先天理论 八、失认症 P59 (一)概念 不能认知通过感觉器官感受到的熟悉的物体,这种不能不是感觉障碍、智力衰退或其它原因所致,它仅与一种模式有关,例如视觉性失认症,通过其它感觉(触、听觉等)能认识物体或人。 (二)类型及损伤部位 1、视觉失认症 统觉性失认:不能同时认知事物的全部属性 V2区;视皮层与支配眼动的皮层间联系 联想性失认:不知物体的意义、用途,无法称呼物体的名称 颞下回或枕-颞间联系。视觉同其记忆功能和语言功能之间的功能解体所致。 面孔失认: 双侧枕叶或右侧顶叶,枕-颞间联系(梭状回) 2、听觉失认症 词聋:左颞叶22或42区 乐音失认:右颞叶22或42区 陌生人嗓音失认:双侧颞叶22和42同时 熟人嗓音失认:右外侧下顶叶 3、体觉失认症 触觉失认、本体觉失认 等 顶叶中央后回(1、2、3区)躯体感觉区同记忆功能和语言功能脑结构间或同运动皮层间的联系受损 第二节 听觉 耳的构造与功能 听觉信息的传导 声音信息的神经编码 听觉障碍 一、耳的结构与功能 外耳、中耳、内耳(前庭器官、耳蜗) 二、听觉信息的传导 (一)声感受器:毛细胞 1、柯蒂氏器 2、工作原理 3、共振学说(Helmholtz,1863) (二)声波的传导路径 三、声音信息的神经编码 (一) 音高 共振学说 行波论 排放论(齐射论) (二) 音强 (三) 音色 (四) 声音定位 时相差 (锁相机制) 强度差 四、听觉障碍 (一)类型 (二)原因 第三节 痛觉 痛觉信息的传导 痛觉学说 一、痛觉信息的传导 神经纤维 经背根(第一级神经元)进入脊髓→同侧后柱上升1-6个脊节,换二级神经元→对侧脊髓侧索,脊髓丘脑束→丘脑的腹侧区(三级神经元)→大脑皮层躯体感觉区 二、痛觉学说 P56 (一)闸门控制学说 (二)强度理论 (三)模式理论 (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