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狂人日记》 作者:鲁迅 主要内容: 《狂人日记》的思想深度 《狂人日记》的情感特征 《狂人日记》象征手法 《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1918年的《新青年》杂志上,在发表《狂人日记》的时候,鲁迅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它是鲁迅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也是新文学第一部具有巨大影响的白话小说。小说一发表,就立刻引起反响。在五四文坛上,最初鲁迅的名字,是和狂人日记联系在一起的。 对于鲁迅来说,《狂人日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狂人日记》是典型的鲁迅式的作品,最大程度地折射出鲁迅思想和文学气质。一方面是对封建文化的激烈否定,另一方面也凝聚着鲁迅式的对人的终极自由的探索和思考。 一、《狂人日记》的思想深度 《狂人日记》它非常充分地显示了鲁迅作为思想型作家的气质和个性。《狂人日记》的思想深度具体体现在两种思想的交错混合。一是封建文化批判;一是对人存在悲剧的叩问、思考。前者体现出那个时代的声音,即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封建的精神;后者超越时代,切入了人类文化的难题,是对人的终极关怀。我认为,鲁迅的杰出就体现在这点上。 他立足于时代,在对时代进行思考和体验的过程中,又超越时代。既有现实感又有超越性。人们说,文学作品要表现永恒的人性,也就是这个意思。 原苏联的著名思想家和文艺理论家巴赫金(1895-1975),在研究陀斯托也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时,提出了复调小说理论。就是在小说中,多种人物都发出各自的声音,不受作者的支配。人物和作者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我们可以借用复调小说的概念,说鲁迅小说的主题,往往是多种思想复合。二种以上的思想意识的汇合。两种声音交错在一起。 1、礼教吃人:对封建文化的深度批判 《狂人日记》是日记体小说,全部都是狂人神经质的精神妄想。表面看好象很荒诞,不过是一些梦呓式独白,但是这种梦呓暗示着对封建文化的深刻否定。狂人是一个迫害狂,他对世界的核心感觉是恐惧:所有的人都是他的敌人,都在迫害他,都要吃他。走在街上,所有的人都要害他,都要吃他,他大哥也要吃他,医生给他看病,也是看肥瘦,也要吃他,最后发现,自己也是曾经吃过人的。总之,狂人感到他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人吃人的世界。 在作品中有一段很经典的语言: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怎样理解礼教“吃人”? 首先应该是精神上吃人 就是说,礼教在根本上是扼杀人性的文化,既扼杀了人的良知,又泯灭了个性。但是,在作品中,这种精神上的吃人,是通过肉体吃人来象征的。鲁迅在谈到《狂人日记》成因时说:“偶阅《通鉴》,乃知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种发现,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1918年8月20日改许寿裳信)在作品中,鲁迅就写了很多肉体吃人的现象:古人“易子而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说人肉可以煎着吃,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徐锡林被吃,狼子村的人吃人,人血馒头等。 狂人总是感到别人要吃他,同时也认为自己也是吃过人的人。甚至,吃过自己妹妹的肉。但是,这些肉体上的“吃人”却并不指向肉体吃人,而是象征着精神吃人。即封建文化对人的摧残。鲁迅说,中国人从来就没有争得人的资格。中国历史只是两个时代的循环: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中国社会,就是一个吃人的筵席。 其次,我们要理解为什么说礼教“吃人”? 礼教是指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说“《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家族制度与儒家文化具有密切关系。家族制度是儒家文化的根基,儒家文化是家族制度的文化结晶。儒家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家族制度为根基的封建文化。儒家文化,在根本上,是一种压制个人而维护群体秩序的文化。 在群体和个人之间,中国儒家文化存在着一种荒谬的逻辑。就是把个人与群体完全对立起来,然后,牺牲个体而满足群体需要。中国文化总是无止境地要求个人对国家、集体的奉献和忠诚,用群体来扼杀个人。国家/集体总是最高准则,而个人的一切,总是构成对国家/群体的危害,所以就要求压制个人。个人越是压制、克服自我,国家/群体似乎就越是繁荣。在古代中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知识分子最高的精神境界。 儒家文化是一种家族伦理。它以血缘化的等级化的道德伦理为准则。它的核心是“仁”。它首先把亲情放在第一位。“仁”,孟子说“亲亲,仁也。”“仁之实,事亲是也”(《离娄上》)“仁”的基本结构就是“孝悌”,“孝”是纵向的,对长辈责任、义务、感情,“悌”同辈之间的责任、义务、感情。它从纵横两个方面,把家族制度的等级伦理构造起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