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放 射 诊 断 学 —总 论 引 言 医学影像学的历史与发展 1895年,Roentgen 发现X射线 1896年,医用X线机用于临床 1900-1930,Roentgenology 专业化,radiologist 1930-1960, 设备大功率,断层摄影,特殊造影 1960-1970,影像增强器,血管造影 1970-,计算机应用:CT(Housfield),MRI ,DSA,US,PET,CR,DR, PACS, Medical Imaging (医学 影像学)形成 第一节 医学影像学概况 一、历史 1895年 德国伦琴(Roentgen)发现X线 1901年获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1896年 X线始用于临床医学 1900~1930年 Roentgenology专业化,radiologist 1930~1960年 大型X线机、断层摄影、特殊造影 1960~1970年 影像增强器、介入放射学的兴起 一、历史 1970年后 CT、MRI、DSA、PECT、实时超声相继问世,初步形成医学影像学 69年英国Hounsfeild发明CT,72年公诸于世,79年获诺贝尔医学奖 一、历史 1973年美国Lautebur发明MRI 一、历史 1975年PECT问世?核医学长足发展 一、历史 1977年美国Nudelman获得首张DSA图像 一、历史 70年代初实时超声 二、医学影像学范畴 普通X线诊断:透视、摄片、胃肠、断层摄影 计算机成像:CT、MRI、CR、DR 介入放射学:以治疗或诊断为目的 核医学 超声诊断 三、医学影像学的新进展 三维成像:CT模拟胃镜、气管镜;图像重建 三、医学影像学的新进展 三维成像:CT模拟胃镜、气管镜;图像重建 成像高速化 功能成像:MRI;ECT示踪?病理生理过程 三、医学影像学的新进展(CR) 概念:计算机X线成像(Computed Radiology, CR)将X线摄照的影像记录在影像板上,经读取装置读取,由计算机计算出数字化图像,经数模转换,于显示器显示灰阶图像。 成像数字化,取代了暗盒?电脑阅片?图像传输、远程会诊 概念: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管理系统 (picture archive communicating system, PACS) 以计算机为中心,由图像信息的获取、传输、与存档和处理等部分 优点:存储、检索容易,所占空间小,远程会诊 第二节 X线的产生与成像原理一、X线的产生和特性 条件: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被物质阻挡 装置:X线管、变压器、操作台 (二)X线特性 物理特性:短电磁波,波长0.008~0.031nm 与成像有关的特性: 穿透性: X线本身:1.高电压:穿透强;2.低电压:穿透弱 物质密度与厚度:X线衰减 荧光效应 摄影效应 电离效应 二、X线成像原理 三个基本条件 X线穿透力 被穿透组织必须存在密度、厚度差异 有差别的剩余X线经胶片、荧屏显像 二、X线成像原理 三个概念 密度:单位体积内含有原子的数量(比重) 自然(天然)对比:不同组织间存在天然的密度差别,未经修饰,X线通过该区域形成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 人工对比:某些脏器内无明显组织密度差,为了显示该组织脏器,在其内注入高或低密度物质,使之与周围组织间形成对比(胃肠、血管造影、PTC) 第三节 X线检查方法 一、普通检查 透视:要求暗适应,电视透视可免去 摄片:比透视分辨率高,要求正侧位结合 透视与摄片优缺点 二、特殊检查 体层摄影(Tomography):球管暗盒相对运动 软线摄影:检查软组织,如乳腺 放大摄影:显示较细小病变 荧光摄影:荧光成像基础上缩微摄片 三、造影检查 将造影剂引入体内,增大器官与周围组织间的 密度差别,使之产生对比以显影。 引入的物质称为造影剂(contrast media)。 造影剂种类:高密度;低密度 引入方法:直接:口服;灌注;穿刺注入 间接:IVP、胆道造影 造影前准备: 第四节 X线诊断原则和步骤 一、原则:以X线影像为基础,结合临床病史、 体征、化验。 二、步骤: 1. 判断摄片条件; 2. 按一定顺序阅片; 3. 熟悉正常、变异与异常; 4. 认真观察病变区:(部位、分布;数目;大小、形状; 边缘;密度;临近组织器官;器官功能;前后对照) 第四节 X线诊断原则和步骤 第四节 X线诊断原则和步骤 X线诊断结果 肯定性诊断 否定性诊断 可能性诊断 第五节 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 X线检查:骨骼系统;胃肠道;胸部 CT、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ATF 16949试题附有答案.docx VIP
-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区别.ppt VIP
- 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第1册 综合探究 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ppt VIP
- 2024至2030年中国脱水蔬菜行业销售形势分析及投资规模预测报告.docx
-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一等奖(集锦4篇).docx
- 油用牡丹种植效益分析.doc
- DreamweaverCC实例教程01 初识Dreamweaver CC 2019.pdf VIP
-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教案教学设计(2个课题+1个活动).docx
- 湘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复习资料.pdf
- 医药公司财务管理制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