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书画鉴定学概论课件(第一学期) 第8周.ppt

暨南大学书画鉴定学概论课件(第一学期) 第8周.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书画用的纸和绢 传统的中国书画一般是写画在纸绢上的,有很多人称中国画为纸绢画所以,认识纸绢的时代特点对于鉴定中国书画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绢帛: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画在绢帛上的绘画——晚周帛画和战国楚墓帛画以及稍晚些时候的马王堆汉墓帛画,均是画在较细密的单丝绢上的;南北朝时期的书画用绢帛;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卷,用的绢也是单丝织成的;唐代周昉《挥扇仕女图》卷,所用绢的经线纬线均不是一根,全是由几根丝合并而织成的,这种织法在书画用绢中是比较少见的。说明了晋唐以前的书画用绢是由单丝织成的。 五代到南宋时期的绢,较前代有了发展和变化,从表面来看,除了单丝绢外,还出现了双丝绢的形式。这种双丝绢的经线是两根丝为一组,每两组之间约有一根丝的空隙,纬线是单丝,纬线与经线交织时,每组经线中的一根丝沉在下面,另一根丝浮在上面。 例如,黄筌《写生珍禽图》卷的经线为双丝四十八根,纬线为单丝;宋代赵佶《祥龙石图》卷经线为双丝四十八根,纬线为单丝;唐代卢楞伽的《六尊者像》册经线为单丝五十根,纬线为双丝二十九根。 宋代院绢的质量较高。宋代院画大多是用院绢画成的,而社会上一般画家使用的绢就比较稀薄,质量比较差。如赵佶《听琴图》轴和宋人《胆瓶秋卉图》页等,从画的本身及各方面的辅证来看,确为宋代的作品,因绢地细密,灰尘不易沾污,加之保存得较好,所以虽经历了千年之久,仍然洁白如新。这种绢大约就是宋代的院绢。 元代的绢总的说来比宋绢显得粗了些,不如宋绢细密洁白,并且还呈现出稀松的状态。如任仁发《二马图》卷,经线纬线均是单丝,经线四十六根,纬线二十七根,吴镇《竹石》轴,经线双丝三十八根,纬线双丝三十四根,织得都比较稀松,似乎也不很坚固。 明代的绢总的看来比较粗糙,宽度也比以前有了增加。明代早中期有一种质量较低的很稀薄的绢,由于这种绢太稀薄不易落墨,所以书画家往往先将其托上纸然后再进行书画创作。明代张路等人是经常用这种稀薄的绢的。 明代后期另有一种粗绢,从表面上看起来很粗糙,绢丝有粗有细,相差很多,与我们俗称的山东捻绸相似,明代后期很多人用这种绢,如张瑞图、王夫之等人所与的字条,多数用的就是这种绢。明代还出现了绫本书画,绫子有两种,一种是平面无花素绫,另一种是有各种花纹的花绫。我们从古书画作品中可以看到,最早采用素绫作画的是明代沈周,以后王铎、傅山等人的作品中就有许多是绫本的了,再后用绫本作书画的人就逐渐多起来了,到清初还在继续沿用。 清代有一种绢,俗称之为库绢,是一种很粗的绢,绢面上加了各种颜色的粉浆,有的是素的,也有的被画上了各种金花或粉花,或撒上了大小金片或金星。汪由敦、董诰等人常用这种绢来写字条、字对。嘉庆至光绪年间的绢,基本上沿用了旧的方法,但质量日见下降。 我们在研究书画鉴定的辅助依据之一的绢帛时必须注意下面几种情况: 1.年代久远的绢本书画,常多次经过重裱,每次重裱时都要加胶加矾,并用石头加腊将背面用力轧光。次数多了,这些绢本书画从侧面看上去,绢面上有一层亮光,俗称“宝浆亮”。明清时期的绢本书画上,一般是看不到这层亮光的。 2.由于绢的质量有高低之分,庋藏状况也有好坏之别,收藏得好,绢面就比较干净;较多地受到姻熏潮湿,绢面就会逐渐变色,甚至破碎残损。我们决不能用绢的黑白与破碎残损的程度来断定它的时代的远近。 3.我们还必须看到,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同一时期绢,因地区不同,织法也就可能不同。一方面,因各地区社会生产发展情况不一样,某一地区的织绢技术已经发生变化,而在另一地区,还继续沿用旧的技术方法。不论是上述哪一方面的原因,表现在制成品上,都会显现出一定的差异。 二、纸: 晋唐时期的纸多是麻料制成的,张幅较小,高度不超过二十七厘米。如晋代陆机《平复帖》卷,系麻纸,高度只有二十四厘米,与出土晋代简牍的高度相同。 晋陆机平复帖局部 唐代有一种较厚的纸,叫作“硬黄纸”。明代唐寅《六如居士画谱》记王思善云:“唐有硬黄纸,唐人以黄檗染之,取其辟蠹,其质如浆,光泽莹滑”。对硬黄纸的特点描述得十分清楚。唐人《临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就是硬黄纸质地,从该帖的裂纹上可以看得出来。 北宋时期已经有了高丽笺纸、砑花纸和粉笺纸。高丽笺纸比较光亮,唐代杜牧《张好好诗》卷本幅的后边就有一段高丽笺纸;北宋李建中《同年帖》,纸有中等帘纹,本幅后边有一条砑花纸,这是我们见到过的最早的砑花纸,北宋薛绍彭《元章召饭帖》所用的纸是我们见到过的最早的粉笺纸。 北宋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喜欢用熟纸来写字,因为熟纸经过加工,光滑细润,写字能得心应手、效果较好。米芾最讲究用纸,他采用了各种各样的纸来写字,并且有许多是经过他自己加工后才写字的。 宋代有一名纸:金栗山藏经纸。金粟山在浙江省海盐县西南,山下有金粟寺,寺中藏有北宋质量优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