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宋代文学)第五章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ppt

暨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宋代文学)第五章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西诗派和两宋之际的诗歌 第一节 黄庭坚的诗歌及主张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有《山谷集》。 黄庭坚一直苦心研诗,对杜甫尤为推崇,通过汲取杜诗在艺术表现方面的一些长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诗歌风格,而且他还提出了一整套的“诗法”,使得许多使人诗翕然相从。 黄庭坚的主张 首先,黄庭坚主张以丰富的书本知识作为写诗的基础,他认为杜诗韩文“无一字无来处”(《答洪驹父书》),又说“词意高盛,要从学问中来尔”(《论作诗文》)。 其次,黄庭坚提出了著名的“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论。一,借用前人诗文中的词语、典故,加以陶冶点化,化陈为新,使之在自己的诗中起到精妙的修辞作用。二,师承前人的构思与意境,使之焕然一新,成为自己的构思与意境。 第三,去陈反俗,好奇尚硬,求 奇求硬求新,厌俗厌熟厌常。 如《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公诗如美色,未嫁已倾城”二句,把“倾城倾国”的成语用得极有新鲜感。 第四,主张用拗律、拗句,改变一般诗句的平仄关系。有意造成一种不平衡不和谐的效果,犹如书法中生硬曲折的线条,给人奇峭倔强的感觉。 “故人相见自青眼,新贵即今多黑头”,自应平而仄,多应仄而平。 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藤。 这首诗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主要特点:善于用典,时有跳脱,无一字无来处,但又明白晓畅,有意用拗句,生新瘦硬。 第二节 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并尊黄庭坚为首,下列25人。这派诗人学习杜甫,主张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法,讲究篇章字句的安排、锤炼,主张无一字无来处,多用典,多用拗句,诗风奇峭瘦硬。元代方回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 一,江西诗派的组成概况 第一期:产生期。代表诗人是黄庭坚、陈师道等人,其创作理论与实践是后代的楷模。 第二期:扩展期,以吕本中、曾几、陈与义为代表,体现了江西诗派的成熟与变化。 第三期:余波期,其影响波及到杨万里、范成大、陆游等人的创作,但他们都能从江西入而不由江西出,到此宣告结束。 二,江西诗派的文学理论 江西诗派的主张与黄庭坚旨趣有相似处,重工力,但更强调循规矩而主变化,倡活法而主悟入,讲“锻炼而归于自然”。(刘熙载《艺概 》) 三,江西诗派的文学创作。 江西诗派由于多注重从外部形式上学杜,所以创作成就一般不高,且往往变得生涩艰深,多因袭而少生气。 四,江西诗派的代表诗人 除北宋的黄庭坚、陈师道外,跨两宋之交的江西诗派代表作家当数吕本中、曾几、陈与义。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江西诗派 二,简答题:请说说黄庭坚的诗歌理论。 三,背诵:黄庭坚《赠黄几复》 * * * * * * *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