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心理学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艺术接受心理学运用探析.doc

格式塔心理学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艺术接受心理学运用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格式塔心理学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__艺术接受心理 学运用探析 屮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规划咨询研究院北京100032 摘要:丹麦建筑史家拉斯姆森在《作为经验的建筑》一书屮,用格式塔原理来分 析建筑和城市空间从而把格式塔心理学具体、系统地运用于建筑领域。 本文研究丫格式塔心理学在景观建筑设计领域的运用,强调人的参与和体验,重 视以人为主体的人性心理的空间意境创造,使艺术接受屮格式塔心理可以更好的 用于设计实践。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图底关系;空间意境 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也称完形心理学,是心理学研宄领域的重要学 派。以主体(人)与客体(图形)的视知觉理论研究为基础,归纳人心理和生理 上的活动,因而其与建筑环境设计的视觉心理感受有着密切的关系。 丹麦学者埃德加?鲁宾绘制丫著名的“杯图”来说明主体与背景这一视知觉现 象,当人的视线观察到图屮的杯形,杯形易成为视觉的主体,黑底成为背景若注 意到的是脸形的轮廓,则脸形成主体,闩底成为背景(图1)。 图1: “鲁宾之吻”杯 总结国内外有关论著和建筑实践经验,针对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而言,我 认为在格式塔心理学屮可以借鉴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景观建筑屮主体“图形”与“背景”的关系 当不同的部分相互衬托,作为从周围抽取出來的整体,即为“格式塔”。 此时,被衬托的部分称为“图形”,衬托的部分则为“背景”;主体图形与背景 可以互换。 如屮国苏式园林室内漏花窗,图案黑围白或白围黑,主体与背景相映成趣(图2、 3、4)。吋下风靡的欧式铁花门饰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图5)。 图4:园林墙上的树影“图底”图5:欧式铁艺大门主体与背景的“图底” 一般说来,图形的特性是明确、紧张、分节,具冇明显的事物性质如“窗 子”、“花格”背景的特性则为漠然、后退、扩展成一片、不紧张、不分节,事 物的性质弱。 比如说,勒?柯布西邸的萨伏依别墅,这幢建筑保持着好几层图形与背景的关系 (图 6、7、8): 把UI字形墙面看作背景,带形窗即成为图形; 以带形窗和支柱层中的阴影共同作为背景,明亮的口字形墙面则转换成图形; 再以天空、地面、绿化等周围环境形成的背景中,整幢建筑就是一个完整的图 形。 图8:①带形窗为图形;②口字形墙面为图形;③整幢建筑为图形。 由于图形与背景关系的不断转换,构成了一个个不同的力场,从而给人 的视觉带来愉悦。在空间的构成中,可以充分利用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创造出优 质的格式塔, 例如使建筑整体及细部均成为图形;使建筑及作为苏背景的外部空间均成为图形, 室内室外装修等要尽可能将类似部分“群化”而构成图形。那么,什么情况下 容易成为图形呢?针对整体来说(图9): 较小的体量容易成为图形(图左上 凸形比凹形容易成为图形(图右上/); 被包围的部分比包围的部分容易成为图形(图左下/); 对称比小对称容易成为图形(图^3下、)。 图9: 依次为:罗伯特?文杜里--母亲住宅、赖特一考夫曼别墅、马里奥?博塔一山坡建 筑、巴黎一凯旋门。 二、景观建筑中的整体性与力感 格式塔心理学是用“力的观点去解释心理学问题,其核心就是感知的 整体性和力的观点。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指出“每一个视觉式样都 是一个力的式样”。 建筑创作中关键在于把握感知的整体性和力,一幢建筑当被我们的视觉 感知吋,就作为一个从周围空间中“抽取”出来的整体而构成-个格式塔。窗 与窗之间、墙与墙之间、窗与墙之间的各个部分,相互一面保持着力的关系,一 面作为整体在视觉中产生作用。艽中类似的形式如窗“群化”,不冋的形式如墙 与窗则“分节”。 在考虑建筑造型吋,一是应用统一、韵律、对比、均衡、比例、尺度等 俾统的美学原理,同吋还考虑视觉心理作用,有意识地体现出空间或形式这个 “场”中的良好力关系,以创造出优质的格式塔。一般从以下几点来体现力的 关系: 1、力的渐变 图10中当垂直线(即使不包覆曲线)从左向右平行减少时,受众心理上会有一 个从左向右的力。其实,量之渐减、形之渐变和色之递变等,均在知觉上显示指 向某个方向的力;力在梯度变化里的穿梭感,隐喻着时间因素,冋吋在促进立体 感、节奏感以及某种程度上微妙的紧张感。 图10力的渐变 古埃及神庙的空间序列均沿着一条纵长的轴线展开,进入神庙之后,天 花一进比一进低,地面一进比一进高,光线一进比一进暗,空间一进比一进紧张。 由于空间尺度、明暗、开闭的渐变,从而使这一空间序列表现出强烈的紧张感和 力感(图11、12) 图12:卡纳克神庙序列不意 2、 力的强弱 当有对比的2个客体在大小、形状、位置、色彩、材质等因素上有区 别吋,此区别都会反应在主体心理上,进而造成“力“分强弱的感受。例如教堂 建筑中,支承中庭拱顶的粗柱和支承侧廊拱顶的细柱交错排列图,因此而产生出 “强一弱一强一弱”的空间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