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油气富集规律与资源分布 实例一:北海盆地(North Sea basin) 实例二:中国东部裂谷盆地(North Sea basin) 油源岩:主要生油岩为J启莫里阶海相页岩、泥岩,形成的油气在盆地中部和北部。 2、 烃源岩 此外,K、E、也有烃源岩分布。 砂岩: 主要层位为E1、E2、J 灰岩:次 3、 储集层 以泥岩为主: J启莫里阶泥岩 K1泥岩 E泥岩等。 碳酸盐岩: K2 4. 盖层 5、 纵向上,多套生储盖组合与圈闭 油气聚集区域 (1)断层圈闭与油气藏: 块断背斜 (2) 超覆圈闭 地层油气藏 (3) 岩性圈闭与油气藏 由盐的塑性流动上拱而形成的构造,如中北海埃科菲斯克油田。 (4) 盐拱构造: 盐运动使物性差的沉积层(如白垩层)破碎,并使溶解加强,改进储集性能成为有效生产层。 埃科菲斯克油田即为很好的实例。 英国、德国和挪威等盐层发育区,盐撑构造仍有很大含油气潜能。 四、裂谷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 * * * 考试时间:6月25日,星期一,13:15~15:15; 考试地点:3教207; 基本要求:通读授课涉及的教材内容,掌握基本原理; 重点:复习题; 考试形式:闭卷,名词解释,填空,简答题和论述题? 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 复习前陆盆地油气成藏与分布规律内容: 1、前陆盆地的形成机制?前陆逆冲阶段 沉积岩的主要类型? 2、前陆盆地形成阶段对油气成藏的作用? 3、波斯湾盆地与库车前陆盆地的异同点? 油气富集程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 裂谷盆地油气分布 在板块运动过程中,大陆岩石圈板块内部受到引张,从而导致大陆岩石圈断裂而下沉形成的沉积盆地。 一、裂谷盆地及其演化 A. Rising magma upwarps the crust, causing numerous cracks in the rigid lithosphere. B. As the crust is pulled apart, large slabs of rock sink, generating a rift zone. C. Further spreading generates a narrows sea. D. Eventually, an expansive ocean basin and ridge system are created. 与海底扩张和区域拉张作用有关的盆地 被动大陆边缘 沉积盆地 板块边界:离散型 汇聚型 转换型 被动大陆边缘地貌 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盆地结构 被动大陆边缘 由於大洋岩石圈的扩张而造成的由拉伸断裂所控制的宽阔的大陆边缘﹐又称稳定大陆边缘。其邻接的大陆和洋盆属同一板块﹐由大陆架﹑大陆坡和陆隆所构成。被动型大陆边缘是最初大陆裂谷的所在地﹐因此有一系列阶梯状正断层和地堑等伸展构造发育在沉积物和基底中。这种大陆边缘常常切断邻近的大陆上的较老的构造。 板块边界:离散型 汇聚型 转换型 被动大陆边缘:主要分布在大西洋西侧﹑印度洋西北侧﹑ 澳大利亚周围﹑南极洲周围﹐白令海阿拉斯加大陆边缘 板块边界:离散型 汇聚型 转换型 火山带 裂谷盆地 大陆岩石圈 岩 浆 大 洋 岩 石 圈 软 流 圈 新生代 中生代 变质岩 火山岩 岛弧优地槽褶皱带的弧前逆断盆地与弧后裂谷盆地 主动大陆边缘 火山岛弧后岩浆上拱产生裂陷,形成下降接受沉积的洼陷 主动大陆边缘: 岛弧或火山弧前缘的大陆架﹑大陆坡和海沟组成 主动型大陆边缘 由于岩石圈板块 边界的聚敛作用 造成的收缩断层 十分发育的较窄 的大陆边缘﹐又称活动大陆边缘,又称太平洋型大陆边缘。由于在海底处的俯冲作用﹐海沟及其附近的沉积物受到而强烈变形﹐形成叠瓦状逆掩断层和混杂堆积。 二、裂谷盆地三阶段演化模式 似箕状断陷 箕状断陷 裂陷(雏型) 地幔物质 运动方向 基岩地壳 (陆壳) 新 洋 壳 准洋壳(被 改造的洋壳) 地 幔 地幔溢出的 岩浆(岩) 裂 陷 初始张裂阶段:地幔上涌初始—基岩地壳拉裂 断陷发育解毒那:地幔继续上涌—基岩地壳继续拉裂断落 拗陷发育阶段:出现大面积热沉降 三、裂谷盆地的结构与构造单元 西太平洋火山岛弧后裂谷盆地 松辽盆地:中生代的裂谷盆地 断陷层 拗陷层 断陷层不发育的区域 划分为隆起带或斜坡带 23×104km2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的裂谷盆地 断陷层 拗陷层 断陷层不发育的区域 划分为隆起带或斜坡带 20×104km2 四、裂谷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 四、裂谷盆地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