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八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ppt
二、按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分类 脑损害和精神异常 脑神经损害 脊髓损害 神经肌肉损害 (一)脑损害和精神异常 临床上可见脑病、癫痫、脑血管损害等。其病变包括炎性反应、弥散性出血和脱髓鞘性病变。 脑炎多由疫苗和抗毒血清引起,是由变态反应所致。 狂犬病疫苗、牛痘疫苗、百日咳菌苗、麻疹减毒活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蛇毒血清等可引起脑炎。 青霉素脑室或鞘内注射,或大剂量青霉素(超过2 500万U/d)静脉滴注,可引起脑损害,症状有意识障碍、肌阵挛、抽搐等。萘啶酸该药对神经系统的毒性可引起感觉障碍、视力下降、头痛、呕吐、意识模糊等。 苯妥英钠中毒,可见小脑综合征,症状为共济失调、手震颤及偶见复视。 药物引起的脑血管损害包括良性颅内压增高、脑血管出血、脑梗死和脑血栓形成。 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维生素A、D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均可引起良性颅内压增高。 肝素、双香豆素、6—氨基己酸、链激酶、尿激酶等抗凝血药的严重并发症是颅内出血。 硝酸甘油使血管扩张,但也可引起脑梗死,尤其以立位容易发生。 长期服用避孕药(如雌性激素)者有可能发生颅内动脉、静脉及静脉窦血栓,这是因为长期服药,血中雌激素水平升高,促进血液凝固,降低小静脉壁平滑肌的弹性和张力,减慢血流,从而导致栓塞。 可引起严重的精神症状的药物主要是抗精神病药及催眠镇静药、抗组胺药, 药物导致的精神异常表现多样化,有的类似精神分裂症与情感性精神病,可导致人格解体等,并出现幻觉与妄想。 异烟肼常可引起中毒性精神病 利舍平引起精神抑郁。 糖皮质激素类药可影响情绪、行为,并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出现欣快、失眠、激动,甚至精神错乱。 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用于儿童感染病毒性疾病,如流感、水痘、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等的退热时,偶可引起瑞夷综合征,即急性肝脂肪变性—脑病综合征,以肝衰竭合并脑病为突出表现,虽少见,但后果严重,可导致死亡。 (二)脑神经损害 药物引起的脑神经损害主要有视神经损害、耳毒性。 乙胺丁醇、异烟肼、氯霉素、青霉胺、普鲁卡因青霉素、地高辛、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保泰松、麦角胺、六甲溴铵、奎宁、氯碘喹啉及有机砷均可损害视神经,但较少见。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损害第Ⅷ对脑神经,引起前庭毒性和耳蜗毒性。利尿酸、呋塞米、水杨酸盐、奎宁、奎尼丁等也具有耳毒性。 (三)脊髓损害 药物损害脊髓的表现有脊髓炎、上行性麻痹、脑脊髓神经根炎、下肢迟缓性瘫痪、蛛网膜下隙阻塞、蛛网膜炎、永久性脊髓炎等。 如大剂量造影剂作股动脉至腹主动脉造影可产生横贯性脊髓炎,多数患者后遗有痉挛性截瘫; 接种狂犬疫苗后也可产生急性上行性麻痹; 破伤风疫苗可致胸腰段脊髓炎。 除药物因素外,损害与用药方法也有密切关系,鞘内注射尤易引起。 青霉素鞘内注射误人脊髓动脉,因血管痉挛可造成永久性脊髓损害; 鞘内注射皮质激素亦可能产生蛛网膜炎 鞘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白血病浸润或脊髓周围转移病变时,可产生一过性或永久性上行性麻痹等。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脑神经亦称“颅神经”。从脑发出左右成对的神经。共12对,依次为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其中三叉神经分别由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组成。 * 轴突 轴突通常自胞体发出,但也有从主树突干的基部发出。胞体发出轴突的部位常呈圆锥形,称轴丘(axon hillock),光镜下此区无尼氏体,染色淡(图7-5)。轴突的长短不一,短者仅数微米,长者可达一米以上。轴突一般比树突细,全长直径较均一,有侧支呈直角分出。轴突表面的细胞膜称轴膜(axolemma),内含的胞质称轴质(axoplasm)。轴质内有大量微管和神经丝,此外还有微丝、线粒体、滑面内质网和一些小泡等。微管与神经丝均很长,沿轴突长轴平行排列。微丝较短,主要分布于轴膜下,常与轴膜相连。电镜观察轴突冷冻蚀刻标本,可见微丝、微管和神经丝之间均有横桥连接,构成轴质中的网架结构。轴突内无尼氏体和高尔基复合体,故不能合成蛋白质,轴突成分的更新及神经递质全成所需的蛋白质和酶,是在胞体内合成后输送到轴突及其终末的。 轴突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在轴膜上进行的,轴突起始段轴膜的电兴奋性阈较胞体或树突低得多,故此处常是神经元发生冲动的起始部位。轴突起始段长约15~25μm,电镜下见轴膜较厚,膜下有电子密度致密层。 轴突内的物质运输称轴突输送(axonal transport)。神经元胞体内新合成的微管、微丝和神经丝组成的网架缓慢地移向轴突终末(0.1~0.4mm/天),称此为慢速输送。另外还有一种快速双向的轴突输送(100~400mm/天)。轴膜更新所需的蛋白质、含神经递质的小泡及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