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新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引言 本章介绍国际贸易在当代的新发展 虽然新古典H-O理论发展了李加图的古典理论,但它面临两方面的挑战: 一、理论上:如何解释“李昂剔夫之迷”; 二、实践上:如何解释当今世界要素禀赋 相似的发达国家间日益增长的产业内 国际贸易。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性使经济学家对贸易的原因进行了新的探讨,发展了国际贸易新理论: 一、基于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的(产业内)贸易 理论; 二、基于技术动态差距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三、基于偏好差异和偏好相似的国际贸易理论。 这些理论从新的角度对国际贸易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被称为新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H-O模型面临的挑战 一、理论上如何解释“李昻剔夫之迷”? 1951年李昻剔夫首次对H-O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战后的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劳动比率比其出口产品高30%,说明美国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实证研究结果与H-O模型预测的贸易格局相反,被称为“李昻剔夫之迷(LEONTIEF PARADOX)。 李昂剔夫的实证研究 由于无法获得贸易伙伴出口产品的产出所需的K/L的投入-产出数据,因此使用美国进口替代品的数据。如果H-O模型对美国成立,即使其进口替代品的K/L高于从国外进口产品的K/L,但这一比例仍应低于美国出口产品的K/L,所以这一技术上的处理并不影响检验结果的有效性。 1947年美国每百万美元出口产品和 进口替代产品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需求 出口商品 进口替代品 进口/出口 资本K(美元) 2,550,780 3,091,339 劳动力L(人/年) 182 170 K/L(美元/人/年) 14,010 18,180 1.3 对“李昂剔夫之迷”的不同解释: --用新数据重新计算; --对H-O模型的假设进行重新评估; --放松假定对贸易的原因进行新的探讨. ◆1947年统计数据缺乏代表性— 56年李本人用47年投入需求和51年贸易数据重新计算,结果“迷”仍然存在(1.06);Baldwin用58年的投入需求和62年的贸易数据计算同样未能解开“迷(1.27) ◆人力资本说(非同质劳动)— H-O模型假定不同行业间同一要素只存在“数量”差异而没有“质量”差异与现实不符:美国出口产业相对于其进口替代产业,劳动力因接受了更多的教育、培训投资,其生产率更高,这是人力资本的贡献,如果把前期投资形成的当期人力资本分离出来再将其加到实物资本中,就会使出口产品的K/L高于进口替代品的K/L。 Keesing, Kenen, Baldwin 研究发现美国出口产业工资水平比其进口替代产业平均高出15%,说明出口产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因而投入了较多的人力资本。如果把人力资本因素考虑进去可以解开“迷”(0。92)。这种解释对美国和日本都非常合适,因为两国都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力资本投资,出口产品都是需要掌握尖端技术和具有熟练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 ◆两要素假设不合乎美国情况 美国进口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资源密集型产品(石油、矿产品等),这些产品在美国储量较少且不易获得,因此生产中投入资本较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因此美国进口此类稀缺资源密集型产品并不与H-O模型相矛盾。如果从进口替代品中把资源密集型产品排除,则美国出口产品的K/L高于其进口替代产品。(李0.88,Baldwin 0.92) ◆放松需求相同假设— 由于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因此强烈地偏好 资本密集型产品,以至超过了美国丰裕资本的 生产能力而不得不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以满足 国内需求。 ◆要素密集度逆转— Ronald Jones 认为要素密集度逆转是 “迷”的原因。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但与同样出口粮食的泰国相比,其粮食生产显然是资本密集型的。因此从世界范围看美国出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但从美国角度看它出口的却是劳动密集型商品。然而没有证据说明的要素密集度逆转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这一解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