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低山丘陵地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法和技术研究.DOC

赣南低山丘陵地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法和技术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赣南低山丘陵地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法和技术研究[工程技术] 钟晓遇 明东权 李福平  约3473字   摘要:土地整理是现阶段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主要途径。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在进行土地整理工作时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加上赣南低山丘陵区特殊的地理条件,土地整理不可能照搬平原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而应根据本地区土地利用特点及地质、地貌和生态条件,综合考虑各方影响因素进行规划设计。   关键词:土地整理;低山丘陵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是我国水热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在不足全国耕地总面积12%的土地上,负担了近全国人口30%的人口。由于长期以来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得本区巨大的优势与潜力未能充分发挥,加上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与北方平原地区相比更为尖锐。因此,要保证整个农业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必须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工作。   1 赣南低山丘陵地区土地利用和土地整理特点   1.1 土地利用特点   赣南低山丘陵地区属中亚热带气候,雨量大、降雨集中,地层岩性以第四纪砂岩及火山岩的风化层为主,因此以水力侵蚀为主的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较严重。在低山丘陵的低洼地土壤常以水稻土和潮土为主,适宜种植水稻与其他农作物。土地利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1.1.1 土地利用率较高,人均占有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1.1.2 中低产田多,田块面积小,形状破碎,田坎占地比重大,田块随地势变化大;   1.1.3 单产水平低以及因地形地貌与耕作方式影响使土地质量逐渐下降。   1.2 土地整理特点   赣南低山丘陵地区土地整理大多采用工程措施,以中低产田改造或小流域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经济效益为主。而对于旧城改造盘活存量土地、村庄改造,以及确保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提高与改善等方面涉及较少。另外土地整理主要集中在耕地数量的增加,而很少涉及林地、牧草地、水域、交通等其它地类的整理。在土地整理方式方面,以局部平整土地,消除、减少田坎与废弃的坑塘;完善修建水利设施,减少地面径流,保水保肥;修建农用田间道和生产路以及种植防护林为主。   2 赣南低山丘陵地区土地整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赣南土地平整方案多沿用北方平原地区的理论进行设计,缺乏地方性的完整理论和技术指导,同时缺乏对方案的优化和效益评价,所以在后期实施当中遇到不少问题,使得规划设计方案根本无法实现整理的目标和指导工程实施。   3 赣南低山丘陵地区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措施   3.1 土地平整的特殊工程措施   土地平整是土地整理过程中主要工程措施,是土地整理的核心内容。土地整理的目的有二:一为增加耕地面积;二为提高耕地质量。赣南低山丘陵地区受地形条件和目前经济技术落后现状的影响,增加耕地面积主要是通过归并地块和“坡改梯”两种方式进行。归并地块可减小田埂系数,增加耕地面积;“坡改梯”是对丘陵坡面未利用地或利用质量不高农地开发整理成梯田的一种扩大耕地面积形式,是目前赣南低山丘陵地区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手段。   3.2 排灌系统的特殊工程措施   丘陵地区排灌系统主要由沟、渠、水库、堰塘以及一些引水排水设施等构成的水资源运行网络。排灌系统是农田系统的“脉络”,是土地整理过程中的另一项关键工程。可采取一些工程措施对排灌系统进行改造:首先在沟渠的布局上,应依丘陵地区不同地势,采取不同形式。岗田地势高,两边坡水,主要怕旱,一般沿岗脊布置斗渠,在斗渠两侧开农渠,排灌结合;冲田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易涝易渍,应以排为主,结合灌溉。   3.3 道路系统的特殊工程措施   在丘陵地区道路整理中,布局上应结合居民出行方便,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布设。若该区域岗丘连绵低平,则田间路一般沿岗脊布设,若岗丘连绵高突,田间路一般沿岗腰布设,这样既可避免占用农地,又可减小路面冲蚀和积渍难排;若岗丘低兀断续,则田间路应在尽可能少占农田的条件下,沿岗脚因势就弯布设,此时田间路一般与大的排水沟相结合;在道路用料上,赣南低山丘陵地区较之平原矿、碎石、砾石、沙土等材料来源更为方便、丰富,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省开支。   3.4 生态环境保护的特殊工程措施   赣南低山丘陵地区在土地整理过程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非生物工程措施和生物工程措施,非生物工程措施如通过“坡改梯”、加护坡(或挡土墙)、护脚以及设置跌水和跌水池等方式来减少水土流失。生物工程措施是丘陵地区土地整理保持水土,提高耕地质量,使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最为有效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营建生态环境防护林。二是营建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多功能、多位一体的丘陵地区特色生态农业。   4 赣南低山丘陵地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技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