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记东江纵队的建立与发展
东江纵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在华南敌后战场的抗日武装部队。它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拥有11000多人的武装力量。在远离党中央、八路军、新四军,孤悬敌后的险恶环境下,高举抗日旗帜,紧紧依靠当地群众,依靠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热诚支持,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方针,转战东江两岸,深入港九敌后,挺进粤北山区,英勇打击和牵制了华南的敌人,积极配合全国抗日战争和盟军(注)对日反攻作战,在东江、北江、港九等地区建立了广阔的根据地和游击区,成为中外知名的全国三大敌后抗日战场之一。东江纵队是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它为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作出了重大贡献。它以其杰出的功勋,在整个华南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1938年10月12日凌晨,日军在惠阳大亚湾登陆,国民党守军一触即溃,不战而逃。日军于15日占领惠州,19日攻占增城,21日侵占广州。
在日军登陆大亚湾第二天,中共中央即电示中共广东省委和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要在东江日占区后方开拓游击区。”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根据指示,在香港召集海委书记曾生和香港市委书记吴有恒开会,研究开展东江敌后游击战争问题。会议决定由曾生、周伯明、谢鹤筹带领一批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回惠阳坪山建立中共惠宝工委和惠宝边人民抗日武装,受中共东南特委领导。1938年12月2日,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在惠阳周田村正式成立,总队长曾生、政委周伯明、副总队长兼参谋长郑晋(天保),部队共100余人。在此之前,中共东莞中心县委直接领导的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已于10月15日在莞城宣布成立,王作尧任队长,袁鉴文任指导员。12月下旬,模范壮丁队与中共东宝联合县委领导的一支武装汇合,整编为“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于1939年元旦宣布成立,大队长王作尧、政训员何与成、总支书记黄高扬,部队共120人。
在祖国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爱国的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亦大力支持祖国的抗日战争。他们不但在政治上竭力声援,在经济上踊跃捐助,而且纷纷成立各种救亡团体,组织爱国青年(其中许多是知识分子和年青学生)回国参加抗战。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参加东江纵队的华侨和港澳同胞在1500人以上,他们谱写出海外赤子和港澳同胞爱国主义光辉壮丽的历史篇章。
根据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的指示精神,基于斗争策略的需要,以利于部队的生存和发展,曾生、王作尧两支人民抗日武装,经过一系列的统战工作,取得了国民革命军第四战区的统一番号,曾生领导的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改称为第四战区第三游击队新编大队;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队改称第四战区第四游击总队直辖第二大队。曾、王两部虽改变了番号,但仍保持原来独立建制。在中共党的领导和广大群众及华侨港澳同胞的支持下,部队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
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全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在日军诱降和英美劝降下,国民党顽固派于1939年冬掀起了全国性第一次反共高潮。广东国民党当局,也悍然纠集优势兵力,围攻坪山、乌石岩,妄图一举歼灭我部。对此,东江军委和凛、王两领导人对抗日形势和国共两党关系未能作出正确估计,从而作出了部队东移海、陆丰的决策,于1940年3月9日开始东移。在东移之时,陷入国民党顽军包围之中,以致弹药缺乏,给养不继,使部队从800多人减少到100多人,损失惨重。在这危险关头,廖承志转来中共中央书记处5月8日电报指示:曾、王两部应回到东宝地区,大胆坚持抗日,不怕打磨擦杖,才能生存发展。
曾、王两部坚决执行党中央“五八”指示,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于1940年9月中旬胜利返回宝安县布吉乡上下坪休整。总结了东移海、陆丰的经验教训,确定了继续坚持在惠、东、宝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的策略。以后,曾生、王作尧两部改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整编为第三大队和第五大队。林平担任两个大队政委,梁鸿钧任军事指挥,曾生任第三大队长,邬强任副大队长,卢伟良任政训员;王作尧任第五大队长,周伯明任副大队长,蔡国梁任政训员。第三大队挺进东莞开辟大岭山根据地;第五大队留在宝安阳台山地区和广九铁路两侧活动,领导中心放在东莞。第三大队进入东莞后,在黄潭战斗中,以劣势装备毙伤日军数十人,打击人日军嚣张气焰,广大群众情绪高涨,青壮年纷纷参军。这便为开展东莞敌后游击战,建立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之后又向莞太公路线两侧出击,袭击厚街、桥头、赤岭等日、伪军据点,进一步增强了部队的威望,部队不断扩大,引起日军恐慌,视曾生大队为心腹之患。
1941年6月10日,日军长濑大队及伪军600多人,由东莞分两路袭击大岭山百花洞村,妄图消灭我抗日主力部队,摧毁我大岭山根据地。当敌人进入百花洞附近时,我第三大队、第五大队各一部,在地方抗日自卫队的配合下,占领百花洞四周高地,迎击进犯之敌。11日拂晓,战斗打响,经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元气森林的商业模式.docx VIP
-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pptx VIP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清单.doc
- 2024年民主生活会“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问题起草指南、实例和素材.docx VIP
- CNAS-CL02-A001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的应用要求.pdf
- 2025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一套答案.docx VIP
- 2025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docx VIP
- 2025年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docx VIP
- 谈基层连队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VIP
- 儿科学(第四版)课件 第13章第二节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