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蜡烛》教学设计
中厂初中 黄叙春
教材依据
《蜡烛》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文章。
设计思路
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阅读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两个极端,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蜡烛》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在炮火中挣扎的老妇人几乎耗尽所有的心力埋葬苏联红军,并将一对凝结着爱的蜡烛点在红军战士的坟头的故事。作者通过对惨烈的背景、细腻的动作、崇高的情感的极力渲染,热情的赞美了南斯拉夫的一位老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深沉的爱,尽情的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崇高的情谊。学习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理解超越国界的母爱,欣赏文章悲壮的意境,明确非正义战争必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积累课后词语及与蜡烛有关的诗句;
学习通过人物行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朴实的语言,揣摩平淡却震撼人心灵的细节;
理解“烛光”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
通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再读课文,品味细节,交流阅读感悟,感知人物形象——三读课文,质疑探究——课堂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战争带给人的痛苦,解读世上最宽厚的母爱,明确非正义战争必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深厚的思想感情,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反法西斯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理解“烛光”的内涵。
教学准备
准备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学生收集关于“蜡烛”的诗句、收集非正义战争失败的战例。了解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和南斯拉夫解放战争的史实,弄清课文所牵涉的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在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也有一位“妈妈”, 她几乎耗尽所有的心力埋葬了一位苏联红军,并将一对凝结着爱的蜡烛点在红军战士的坟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一片温暖的烛光里。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抽读词语,说说他们的含义或朗读它们所在的句子。
3、了解写作背景。(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4、初步感知课文: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战的双方是谁?
(2)本文所讲故事主要发生在谁和谁之间?是一件什么样的事?
(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5、再读课文,品味细节,感知人物形象:
(1)朗读课文,交流最感动自己的地方。(学生默读课文做批注——四人小组交流,推荐一名优胜者——集体交流——老师总结)
(2)品味细节,感知人物形象:
认真默读文中描写老妇人掩埋烈士的过程,思考:作者是如何细腻刻画人物动作的?在这样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文章反复写老妇人的黑色围巾有何用意?(朗读相关句子,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在你心中老妇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3)写作指导: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你学到了怎样的刻画人物的方法?
6、小组合作,质疑探究:
(1)文中的老妇人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对炮火的多次描写对表现人物有何作用?在这里,你对这位母亲有新的认识吗?
(2)文章结尾一段该如何理解?(探究“烛光”的内涵)
(老师到各小组了解情况,第二个问题如有难度,可适当引导:这一点“火焰”是指什么?是谁点燃的?为什么要点燃?烛光中包含着什么?这个战士为什么会跑到南斯拉夫?在那儿的表现如何?那么你认为“不会熄灭的”、“永垂不朽的”仅仅是火焰吗?)
7、归纳文章主题:
8、课堂延伸:你知道哪些正义的和非正义的战争?你怎样看待战争与和平?
9、本节小结: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10、作业:把你想像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完成在练笔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八、教学反思
1、重情境创设,燃心中烛火。在预备铃时间里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听歌后的感受。这是老师为学生创设的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和情感,并为下面课文的意境营造氛围。
2、重主体意识,展学生风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人,从字词的检查到背景的介绍,再到多层次的阅读课文,学生的活动贯穿始终。阅读的实质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所以学生要细细体验心灵在触及文章中某些细节时心灵的波动,并与同学一起交流,让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云南的歌会》ppt-第二课时.ppt
- 《五柳先生传》多媒体课件(二).ppt
- 2、《我的母亲》教学课件.ppt
- 大道之行也课后思考.doc
- 词五首鉴赏之如何读懂一首词.docx
- 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课件).ppt
- 打通读与写之间的通脉.docx
- 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1.ppt
- 【课件设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语文-初中-宫志红.ppt
- 春酒.春酒 PPT).ppt
-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5-2026学年高三9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 锅炉系统培训课件.pptx
-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泰安一中2025年高三5月三校联考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pdf
- 公厕长期维修合同范本.docx
- 内部购房合同范本.docx
- 山东省泰安市普通高中招生、毕业生、在校学生数量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5版.pdf
-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5届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 .pdf
-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25年中考模拟历史试题(五四学制)(原卷版).pdf
-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25届中考语文仿真试卷含解析 .pdf
- 山东省济宁市普通高中招生、毕业生、在校学生数量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5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