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之”的用法教学设计.doc

文言文虚词“之”的用法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虚词“之”的用法 1.代词。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例 例①:作《师说》以贻之。(代人,作宾语。) 例②:鞣使之然也。(代物,作兼语。) 例③:人非生而知之者。(代事理,作宾语。)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助词。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①: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例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 (4)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例②: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①:顷之,烟炎张天。 例②: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