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案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四川成都西北中学 罗倩
教学目标:
1.古文理解能力训练断句,提高理解力
2.体会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既出世又入世的担当。
? 3.感受文章流畅婉转、抑扬错落的语言风格。学习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及措施:
引导学生深入品悟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既出世又入世的担当。
措施:文意理解后,对比《桃花源记》,品悟作者政治思想。
品读课文,解析优美的语言的规律,鉴赏本文的意境美、结构美,提高鉴赏能力。
措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古人文言学习的断句法,其一,21个“也”字,25个“而”字,反复诵读,训练断句,解析描写密码。其二,10个“乐”字,拎出相关语句,深入品析,体会思想美。
学情分析:1.城市重点中学普通班学生,两极分化较大,拟采用“开火车”的问答方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课堂。
2.学生是普通班学生,学习态度不错,能力不够,拟采用课堂“专注思维模式”与“发散思维模式”结合的方式,有集中精力钻研时段,也有小组合作,讨论时段。
设计思路:
《醉翁亭记》是庆历六年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所作。全文仅有四百多字,却意蕴丰厚——景美、人美、情美、文美——创造出一种诗一般的意境美!所以学习本文打算从两方面入手:
其一,21个“也”字,25个“而”字,反复诵读,训练断句,解析描写密码。
其二,10个“乐”字,拎出相关语句,深入品析,体会思想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断句游戏,感受语言美?(出示幻灯片,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1.文意复习及提升:给出没有标点没有分段的课文,学生自行断句,分段并说出句子大意。
学生活动:每人一句,先断句,再说出这句话的大意(开火车形式)
?2.回顾总结断句的思路:21个“也”字,回环往复,韵律独特。
3. 回顾总结“也”字用法,解析描写密码:
学会活动:对比,体悟
琅琊山,蔚然而深秀。酿泉,水声潺潺而泻出。醉翁亭,其亭翼然而临泉上。
改写后文句对比课文,问答总结:
先描写,后陈述,一句一景,一景一结,也:判断句标识, 舒缓语气 分层标志
?4.成语总结:[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
二.图读课文,加强背诵,把握结构美。
根据PPT图示,背诵相应课文句子。
根据背诵句子,抓住句式特点,理清文章层次,总结结构美
琅琊也酿泉也醉翁亭也
山间之朝暮也山间之四时也乐亦无穷也
滁人游也太守宴也众宾欢也太守醉也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太守也欧阳修也
三、小组合作,寻找快乐,理解思想美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找出文中包含“乐”字的句子,并给出翻译。
答案明确: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山水之乐
(2)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山水之乐
(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观也。——宴酣之乐
(4)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禽鸟之乐。
(5)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之乐
“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山水之乐—乐亦无穷?游宴之乐?与民同乐
2、这么多的乐趣从何而来?因何而乐?下面请同学们同位两人交流学习。
同位两人交流学习,思考:
(1)禽鸟因何而乐?(2)百姓因何而乐?(3)太守因何而乐?
明确:欧阳修是被贬至滁州的,他的内心并不快乐,可本文却句句写“乐”,原因何在?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欧阳修并非“乐已之乐”,而是“乐民之乐”、“与民同乐”,所以才可以抛下个人的悲喜得失,真正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总结主旨
????本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四、共同讨论,比较阅读,理解作者情怀美
《醉翁亭记》与《桃花源记》都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美好的人情风俗
1.讨论: 不同时代的两个“桃花源”不同在哪里?
2.学生活动:讨论,各抒己见
3.总结梳理: 比较阅读分析
陶渊明:厌恶官场,回归自然,选择隐居,桃源有逃避现实之意
欧阳修:虽遭贬谪,纵情山水,与民同乐,醉翁亭乃精神归宿
欧阳修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4. 训练语言方式,总结作者情怀美
写出下联:桃花源宁静避世,( 例: 醉翁亭与民同乐 )
*五、拓展延伸,自己动笔,掌握语言密码,上手试试
(第三课时,或时间允许的话)
拓展: 我们可爱的家乡也是风景迷人,请你发现家乡的美,来表达一种美好的心声。
蜀人游也小吃宴也火锅上也笔者醉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