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25水调歌头 教学设计
洛阳市洛龙区第二实验学校 张桃霞
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中的一首词。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者在中秋之夜,酒醉之后,抒发政治失意的郁闷矛盾,并怀念弟弟苏辙,围绕月亮展开描写和抒情,并由个人的身世之感、思弟之情上升到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本词语言优美生动,想象丰富,诵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又寓含人生哲理,是一首千古传唱的美词。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诵读赏析能力,在教学中,我设计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验。用“解词意——知词人——悟词情——品词句”这样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按照《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的理论指导,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对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等要求,在教学中设计多种情境,学生读、思、品、说,理解诗情、诗理和诗味。在能力发展的同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宋词的相关知识,通过诵读,能理解文意;
2、通过知人论世、揣摩文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精妙的语言;
3、体会词中的人生哲理和作者旷达乐观的胸襟。
教学重点: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积累知识
1、我们刚刚度过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下一个传统节日是——中秋节。中秋之夜,一轮明月,清辉满地,激荡了多少文人墨客多情的心扉。今天,我们就穿越到时空,来到北宋年间,公元1076年的中秋之夜,感受才华横溢、性情浪漫的苏东坡,在月圆之夜的心绪。
2、关于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为“三苏”。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苏轼开创了宋词的全新的格局和境界。
3、关于体裁
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又叫“长短句”,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名”。
宋词从创作风格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4、关于这首词
这首词只有词牌名,没有题目,更添一种含蓄美。结构上可以分为:小序、上阙和下阕。“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从小序中,你读到了那些信息?还有什么疑问?
交代了时间、写作缘由,同时也透露出作者的情感——对,兼怀子由,表达了对弟弟子由的思念之情。那么一个“兼”兼字表明此目的是次要的,还有更为重要的目的,作者“欢饮达旦,大醉”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稍后来细细体会。
二、初读课文,感受美好的画面
1、在诵读诗歌时,我们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语速的缓急,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很好!
首先我们挑一位同学来诵读这首词,注意字音、节奏。提醒一下大家,这首词的节奏,可以按照二三、二四的节奏来读。
PPT:诵读诗词的要求:
(1)速度要慢,边读边体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脑中浮现。
(2)要有节奏,韵脚读出延长音。
(3)有感情。
大家来评价一下。
2、同学们想不想来试着读一读,来我们配乐齐读一遍。
3、解读诗意,大家注意倾听。男同学来解读上阙,女同学来解读下阙。(板书:解诗意)
4、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头脑中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读出了那几幅画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出示:把酒望月、月下起舞、辗转难眠……
三、细读课文,体会丰富的情感
一首好词不仅给我们营造出意境优美的画面,更包含了丰富的情感。这些情感有的相对明朗些,更多的是含蓄幽微的,需要我们用心,透过字里行间去探寻。在体会作者情感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作者的人生经历了什么,正所谓“知人论世”。
PPT出示写作背景:
苏东坡在一首诗里说:“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兄弟二人忧伤时相慰藉,患难时相扶助,手足之友爱非比寻常。
公元1076年中秋,作者任密州太守。这一时期,苏轼因与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和,政治失意,辗转各地为官。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他与胞弟苏辙已七年未见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请大家再读课文,结合课文说说自己所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板书:知词人)
请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我从 中,读出了作者 。
(板书:悟词情)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自由回答,教师评价点拨。
生1:我从“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中读出了作者既想回到朝廷,又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肾动态显像dynamicrenalimaging.PPT
- 人教版(2024新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7 Happy Birthday!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以财经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和旅游大类为例.pdf VIP
- 《小班美工区中幼儿教师指导问题及策略研究报告》9700字.docx
- 三级烟草专卖管理师岗位技能鉴定试卷答案.docx VIP
- 国家开放大学,地域文化,人文武隆形考一 (2).docx
- 2024年秋季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
- 手术讲解模板:睾丸扭转复位固定术.ppt
- 壹号土猪市场营销分析.doc VIP
- DELI得力 M201CR用户手册 说明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