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饮酒其五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饮酒》教学设计 桂平市石龙民族中学 黄丽芳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朗读、背诵全诗。 2、通过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来把握诗歌主旨,体味诗人抒发的思想情感。 3、感悟诗人热爱自然,回归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通过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来把握诗歌主旨,体味诗人抒发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1.感悟诗人热爱自然,回归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有时候是爱喝点儿小酒,而且他们喝了酒之后诗兴大发,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文,比如我们前面所学到的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又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再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等等(学生还可以想到其他的如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我们在七年级学到的《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他也爱喝酒,喝了酒之后啊他还留下了以《饮酒》为题的一组古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的第五首。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田园诗派的创始人。他与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三、品读诗文 (一)一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五言古诗一般以二三划分)、读出情感(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心情愉悦,因而我们在读这首归隐之后所写的《饮酒》之时,应用一种舒缓的语速,轻快的语调,愉快的情感来读)。 1.学生自读。 2.全班朗读。 3.录音范读。 4.学生再度。 (二)二读:读通诗句 1.结合课文下的注释以及手上的翻译书,能理解诗歌中的重要字词,并能读懂诗文。 2.重要字词:结庐、人境、车马喧、尔、心远、悠然、山气、相与、辨。 3.诗歌翻译: 生活在闹市中,却没有车马的嚣喧。你问我为何能如此,心境高远,地自静偏。 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 夕阳西落景更美,还有那飞鸟结伴儿归还。 这其中蕴含人生之真谛,只因物我两忘而不知如何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4.解题 读通诗文之后我们发现,这首诗除了题目是《饮酒》之外,诗歌的内容和酒木有什么大的关系吧?那作者为什么要以“饮酒”命题呢?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 (三)三读:领悟诗意 1.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① “人境” :人聚居的地方。 ②“车马喧” :代表官场繁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无车马喧”即没有这种应酬和交往。 ③ “心远”。即心志高远。可知他心志高远、淡泊名利、超脱尘世。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①篱笆、菊花、南山、夕阳、飞鸟、人。——优美、宁静、惬意 ②“采菊”: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了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 ③“悠然”:可知作者的心境是悠闲自得的。 eq \o\ac(○,4)“见”字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在东边的篱笆下,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撷菊花,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的情景,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的心境相映衬,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 ⑤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鸟飞倦了,也知还家,那么人也应该返归这宁静的大自然,享受田园生活的惬意,不要再为名利奔波劳累。 ⑥“相与”:成群结伴,说明作者不光在勉励自己归隐,还在规劝他人丢弃对名利的追逐,回归自然。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①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我却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辞官归隐、自然之趣) (四)四读:合作探究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写隐居的闲适生活为何偏采“菊”? “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明确:菊花象征高洁、隐逸、脱俗。陶渊明爱菊,寄寓了自己高洁傲岸的品格。 他也爱采菊悠然自得的生活,包含着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志趣。 2.你最喜欢这首诗的那一句呢?为什么?可以来和我们说一说吗? 学生自由赏读,提问两三个同学。 四、归纳诗歌主题。 明确:作者通过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生活的悠闲自得,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五、课文小结 板书设计: 结庐——人境——无车马喧 心远——地偏——道理深刻 采菊——南山——景物恬淡、心情悠然 飞鸟——相与还——返朴归真 此中——有真意——忘言(主旨) 根据黑板的提示,你能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