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
2、用心品读课文,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3、了解端午风俗,提倡珍惜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的独特语言风格。
2、激励学生用心体验生活,珍惜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 :文献法 朗读法 延伸拓展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唐朝文秀有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从这首诗中,你们得到了哪些信息?
相传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许多端午的风俗一直流传至今,课前让同学们搜集我国端午节的习俗,哪位同学想到台前来交流一下?看来,我国各地端午的风俗是不尽相同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江苏的高邮品一品《端午的鸭蛋》。(板书课题)
1、出示目标
2、检查预习
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籍贯)
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 )
门框上的横木。 (门楣)
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莫名其妙)
因而也感到荣幸。 (与有荣焉)
十分恭敬。 (肃然起敬)
3、认识作者
走近高邮,走近端午的鸭蛋,首先让我们走近本文的作者——汪曾祺。(多媒体显示)
汪曾祺 :江苏高邮人,著名的小说家、
散文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曾参与创作样板戏《沙家浜》的剧本。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创作以散文、小说居多,八十年代中期,他的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更被视为是“文化寻根文学”的一部分。
(请学生读作者简介。)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本课写了端午的习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三部分内容。
2、作者家乡的端午有哪些风俗呢?
三、合作探究。
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再来细细品读课文。 (出示合作探究题目)
1、教师范读第一段,然后学生读:
注意要读出语言幽默风趣的特点。
2、我们常说,写文章忌东拉西扯:
本文既是写端午的鸭蛋,为什么要扯到清代著名作家袁枚,而且还说自己并不喜欢他,但又喜欢他的《腌蛋》一条?这样说岂不是东拉西扯,自相矛盾?
这样不是东拉西扯。提到袁枚,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引用他的文句,更可以增添文章的古雅之气,避免了行文的单调死板。而且袁枚对于咸鸭蛋的见解,与作者暗合,所以作者要说到袁枚。说自己不喜欢袁枚,体现了作者率真的个性。
3、读第二段:
思考:本段除了写高邮咸蛋的特点外,还写了什么内容?
本段除了写高邮咸蛋的特点外,还写了吃法、端午跟鸭蛋有关的风俗、如何挑选鸭蛋等内容。
4、请学生准确而全面地概括端午鸭蛋的特点。
⑴蛋白柔嫩⑵油多⑶黄是通红的(总:皮细而油多)
四、小组合作,品味语言
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请同学们讨论: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语言特色的?
⑴口语色彩浓厚。首先表现在好用短句,有时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例如:“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鸭蛋于是出了名。其次,文中时时穿插十分朴素的“大白话”,使文章的生活气息更为浓厚:“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均是信口而出,自然而然,让人倍感亲切。
⑵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例如“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不由暗暗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如此自然和谐地捏到一处并倍添韵味的艺术功力。
⑶善于运用语言“造型”。作者有时只用一两个字眼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如他写咸鸭蛋“头一筷子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那种绘声绘色,那种动感和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
五、拓展延伸
在当代文坛,当人们热衷于“大叙事”与习惯欣赏“大事物”“大场面”时,另一种与之相反的审美情趣悄然兴起,即着眼于“小场景”、“小叙事”,着力写凡人小事,写油盐酱醋茶。本文可以说是这样的一篇“小叙事”的杰作。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本文,想想看,如何来写这种小叙事的文章呢?
假如老师布置了一篇写生活中小事的作文,你们该如何准备,如何下笔?(学生分组讨论,由小组长集中本组意见发言。)
如何准备提示:
⑴要热爱生活。一个对生活麻木不仁或悲观失望的人,是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