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八年级上册《蜡烛》《我亲爱的爸爸妈妈》.doc

八年级上册《蜡烛》《我亲爱的爸爸妈妈》.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蜡烛》教学案例及反思 在分析《蜡烛》的主题时,学生们大多不知从何说起,整个课堂气氛十分冷淡。为了顺利解读《蜡烛》的主题,不至于让学生无从思考,我要求学生用“我被┅┅所感动,原因是┅┅”的句式说话。通过小组讨论,五分钟之后,学生们纷纷举手。 生1:我被苏联红军的献身精神所感动,原因是那位牺牲的红军战士是那么的年轻,但是为了南斯拉夫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他却无私的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作者对红军烈士牺牲时姿态的描写,让人潸然泪下。 生2: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原因是在那么一个炮火连天的环境下,人们想躲避还来不及,可是老夫人却毫不畏惧的走向了炮弹横飞的战场,她走的那样坚定,完全不怕被炮火击中。 生3: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执着的精神所感动,原因是老夫人是那么的衰老,连行走都很吃力,可是她却做成了看似不能完成的事情——安葬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这需要付出多么大的毅力啊。 生4: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私的爱所感动,原因是为了表达对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的爱戴和敬意,老夫人把自己珍藏了45年的心爱的结婚蜡烛点在烈士的坟前,并且在烈士的坟前守侯了一夜。 生5: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言的行动所感动,原因是老夫人默默安葬好了契柯拉耶夫烈士以后,又默默地在他的坟前守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当苏联红军发现她时,她仍然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向这些红军们鞠了个躬,并点燃了最后一只蜡烛,然后就默默地离开了。此时此刻,语言似乎已是多余的了,老夫人和红军的心是相通的。 师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刚才找到的这些感动点都能让我们进入到文章中,既感受到了文章主要的写作内容:安葬红军烈士、点燃结婚蜡烛;又感受到了南斯拉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对苏联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崇高而深厚爱。 教学反思:《蜡烛》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战地通讯。作者通过对惨烈的背景、细腻的动作、崇高的情感的极力渲染,热情的赞美了南斯拉夫的一位老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深沉的爱,尽情的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崇高的情谊。本文故事情节虽然简单,可是要求学生准确地解读其主题思想却并非易事。 在设计教学时,我将本文的阅读重点定为“寻找感动”上,我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去寻找文章的感动点,引导他们从内容上去感知文章的美。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展现自己的个性阅读能力。从课堂反应来看,效果不错。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案例及反思? 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我是这样设计该课教学的: 1、师生共同欣赏泰戈尔的《金色花》,体验妈妈看不到孩子时的焦急和孩子出现后的惊喜。请学生谈一下:如果孩子永远消失了,妈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2、引入本文:1941年,在南斯拉夫,300个孩子一起消失了,有多少位母亲会心碎!学生在对小诗的欣赏中跨越时空隧道走进了那血雨腥风的悲壮历史,带着一种对历史的回顾,对人性的审视,聆听作者发自心底的声音。在儿童的纯洁,天真、幼稚、信任中,纳粹德军人性的泯灭、残酷无情展现得一览无遗,达到了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3、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四小节的内容,安排学生朗读,学生读得很认真,连一向好动的学生,也在同学们的感染下静心地读起了课文。 4、课堂的拓展延伸:大家能不能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让你们感动的语言。很多学生抢着回答,说到了在汶川地震中一位母亲舍身保护自己的孩子,并留下一条感人的短信:宝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得我是多么地爱你! 5、自然引申出本文的主题:要和平,不要战争!愿世界不再有杀戮!? ? ?? ? 教学反思:本堂课学生的感情得到了酝酿,但不足的是探讨课文的积极性却没有完全被激发,一个非常简单的任务——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四小节的内容都没有很好地完成,只有两个同学举手把自己的概括展示出来,而其中一位还是从参考书上知道的结果。 是什么原因遏制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欲望,我觉得原因是课文较长,可为了完成预设的任务,我给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太少,过高估计了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学生的热情没有激发,就不可能有与文本、与教师、与作者发自内心的真诚对话,也就很难有触及学生灵魂的高层次的感悟!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