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渡荆门送别导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渡荆门送别》导学案 山圩中学 王红芬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背诵并默写全诗。 2.?在反复诵读、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领会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 3.?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感悟作者的家国之思,激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1、走进作者 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早年在蜀中读书漫游,广泛地接触了中国的古代文化,接受了多方面思想的影响与熏陶。25岁时,李白结束了蜀中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开始了以安陆为中心的16年漫游生活。半个中国的奇山异水,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高昂强烈的时代精神,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胸怀,增长了他的社会阅历,为他的诗歌创作成就奠定了丰厚的基础。其诗的艺术特色是想像丰富,气势奔腾,风格豪放飘逸。 2、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25岁的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这时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自主学习】 1、《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 ,字 ,自号 ,唐代伟大的 诗人,人称“ ” 2、给加点字注音 荆门外( ) 仍怜故乡水(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渡远荆门外 渡: 来从楚国游 从 : 山随平野尽 平野: 江入大荒流 大荒: 月下飞天镜 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海楼: 仍怜故乡水 怜: 【合作探究】 1、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________,它交代了远渡的___________和此行的 。 2. 找出诗中的意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下,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3、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4、颈联描写长江的近景,请谈谈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 5、从尾联来看,这首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品析分享】 1、在颔联中,“随”“入”两个字用得好,谈谈它好在何处? (例如:“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2、找出你最欣赏的一句诗,自选角度,体会优美的语言和意境,品析表达技巧,感悟诗人情感。 【课堂检测】 1、这首诗一共四联,首联交代了 ;颔联和颈联写出了沿途看到的 景色,尾联抒发了 。 2、诗歌交代了远渡地点和此行目的的句子是: , 。 3、用拟人手法表达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 。4、用化静为动的写法,写出了诗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所看到的壮阔景色,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的诗句是 , 。 5、从俯仰两个视觉角度描写长江奇丽景色的诗句是: , 。 6、赏析《渡荆门送别》有误的一项是( ) A、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作者很自然地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 B、颔联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C、颈联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夜间的风景;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写黄昏的风景。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由之前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亲朋好友都来欢送我不忍分别,含蓄的抒发了思乡之情。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