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杜甫诗歌拓展课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甫诗歌拓展课程》教案 授课人: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胡蓉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 2、通过杜甫的生活背景进一步了解其诗歌内涵,学会诗歌赏析知人论世。 教学重点: 紧紧抓住“诗圣”的名号,知人论世。 课前预习: 熟背《望岳》、《春望》两首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齐声背诵《望岳》。 它的作者是杜甫,关于杜甫,你还了解多少? 圣人往往用来形容那些在某项学问或技艺方面的集大成者,那么“诗圣”,就是诗歌艺术成就最高的人了。中国诗坛群星璀璨,唐朝更是大师云集,有诗仙李白,诗鬼李贺,诗佛王维,为什么“诗圣”的桂冠却单单落在了杜甫的头上呢?凭什么杜甫的诗就可以成为“诗史”呢? 现在就让我们走入杜甫的诗歌,去见证圣人的成长之路。 二、赏析《望岳》: 1、整体感知: 请一位同学读读《望岳》。借助注释疏通大意。 泰山,是五岳之首,是中国人心中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古人认为,泰山是离天最近的一座山,所以很多皇帝祭祖封禅都选择泰山。 2、你最喜欢这首诗歌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全诗没有一个“望”,却处处是所望之景,所望之思。题目中一个“望”字引领全文。 3、这首诗是单纯的在望岳吗?是否有深层寓意? 投影(大背景) 杜甫出生在公元712年,整个唐王朝处于上升时期,当时生活的人们普遍具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建功立业,封侯万里,是当时人们普遍的人生目标。 (小背景) 臣之近代陵夷,公侯之贵磨灭,鼎铭之勋不复炤耀于明时。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矣。—— 《进雕赋表》(就是说要通过作官来推行儒家之道)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是北方的大士族。其13世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最为重要的宫廷诗人;杜甫写作《望岳》时,他的父亲杜闲当时正担任山东兖州司马——杜甫的家族有做官的传统,他一辈子坚守着“奉儒守官”的信条。 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 明确:所以诗中的望岳,不仅仅是在望泰山,更是在望他人生的顶峰。 4、同期的李白也写过关于泰山的诗,让我们来看看,这一仙一圣,谁会更胜一筹。 清晓骑白鹿 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 方瞳好容颜 (其二) 偶然值青童 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 蹉跎凋朱颜(其三) 山明月露白 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 处处笙歌发(其六) ——李白《游泰山》 明确: 清人浦起龙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清《全唐诗》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 5、那么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到底实现了吗?让我们走入他的下一首诗歌。 二、赏析《春望》 1、 背景: 十九岁,漫游吴越 二十四岁,“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三十五岁,“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四十四岁,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 安史之乱之后,756年7月,唐肃宗即位于灵武,忠君爱国,矢志不渝的诗人闻讯逃奔,不料为贼兵所俘虏,押至长安,757年四月才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临时朝廷所在地凤翔县——其实,他当时不过是一个为太子看守仪仗和兵器的小官。 《春望》写于这年三月。 想想他为什么千辛万苦地来到凤翔? 忠君爱国之心。 2、第一联中,你认为哪个字用的最好? 背景对比: 昔日长安城: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杜甫《丽人行》) 今日长安城: 破 明确:此联对仗工巧,“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对照强烈,出人意料。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为全诗渲染了悲怆的气氛。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 第一种,花鸟本为娱人之物,诗人们往往用春天的繁花似锦,百鸟齐鸣来衬托心情的愉悦和欢畅,可是在这里,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见之而泣,闻之而恐,以乐景写哀情。 第二种,以花鸟拟人,花好似在落泪,鸟仿佛受惊骇。感时恨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4、“家书抵万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杜甫在写《春望》的前一年(至德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