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言文阅读中的断句.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文言文断句 知识点释析 什么叫“断句”?  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文章中并无停顿的标志,读时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处理停顿,也就是所说的“句读”,这分析停顿的过程叫断句。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读信后,一个笑一个哭。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父读 (笑) 母读:(哭)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 / / /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 / /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断句步骤 例1、 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 光 以 光 映书 而 读 之。 (断三处)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凿壁偷光)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常作主语、宾语。 主语前与宾语后一般要断开。 方法一: 找名词或代词,断句子。 常见代词有: 吾、余、予、 子、尔、汝、公、卿、君、若、 彼、其、之、…… 妻 不 以 我 为 夫 嫂 不 以 我 为 叔 父 母 不 以 我 为 子是 皆 秦 之 罪 也。 妻 不 以 我 为 夫/ 嫂 不 以 我 为 叔/ 父 母 不 以 我 为 子/是 皆 秦 之 罪 也。 例2:以 中 有 足 乐 者 不 知 口 体 之 奉 不 如 人 也 盖 余 之 勤且 艰 若 此。 以 中 有 足 乐 者/ 不 知 口 体 之 奉 不 如 人 也 /盖 余 之 勤且 艰 若 此。 句首——夫 其 惟 盖 凡 窃 请 敬 岂 故 以 而 则 但 遂 若夫…… 常用句首独立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噫、嘻、善、善哉等前后都可以断句 句尾——之 乎 者 也 矣 耳 焉 兮 耶 欤 邪 哉 …… 方法二: 找虚词,断句子。 天 下 事 有 难 易 乎 为 之 则 难 者 亦 易 矣 不 为 则 易 者 亦 难 矣 人 之 为 学 有 难 易 乎 为 之 则 难 者 亦 易 矣 不 为 则 易 者 亦 难 矣。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例3: 1)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2)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3)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例3: 1)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2)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3)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方法三: 文言文中对话常常用“问”“曰”“云”“言”“谓”为标志。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看对话,断句子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例5、 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方法四: 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 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依修辞,断句子 乡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宫 室 之 美 而为 之乡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妻 妾 之 奉 而为 之乡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所 识 穷 乏 者 得 我 而 为 之 是 亦 不 可 以 已 乎 此 之 谓 失 其 本 心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 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 本心。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 例7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这些句式可以作为我们断句的切入点。 还有一些固定结构,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规律五:借句式,断句子 记住文言文的一些习惯句式 “何……之有”(何陋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不亦……乎”(不亦说乎?) “……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 “何……为” (无乃不可乎?) “得无……乎” (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方法五: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