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 祥周初中 欧阳建章.doc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 祥周初中 欧阳建章.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课堂练习 田东县祥周初中 欧阳建章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 (1)唐雎不辱使命( ) (2)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3)大王加惠( ) (4)请广于君( )(5)岂直五百里哉( ) (6)秦王怫然怒( ) (7)布衣( ) (8)以头抢地耳( ) (9)庸夫( ) (10)非士之怒( )(11)休祲降于天( ) (12)天下缟素( ) (13)秦王色挠( )(14)长跪而谢之( )(15)寡人谕矣( ) 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故不错意也 (2)仓鹰击于殿上 (3)寡人谕矣 三.解释下列各词在句中的不同含义. 使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于 受地于先王(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徒 亦免冠徒跣( ) 徒以有先生也( ) 以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 徒以有先生也( ) 之 愿终守之( )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专诸之刺王僚也( ) 翻译下列句子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题一(13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乙】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 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 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过: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人恒过然后能改 B、为:何为者也 或异二者之为 C、以:吾欲辱之,何以也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之:要离之刺庆忌 甚矣,汝之不惠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秦王对唐睢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2分) 愤怒 ------------ ---------------- ---------------- 道歉 4、【乙】文中晏子在回答楚王问话时,“避席对曰”,“避席”写出了晏子___________的态度,也隐含了他的不满。(2分) 5、唐睢与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