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请同学们回忆所学过的古诗文,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名句呢? 生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生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师:说得真好!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板书文题: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 二、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及写作背景,哪位同学来读给大家听?(多媒体显示,找一生读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师: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是记叙夜晚到承天寺游玩的经历。那么我们事先推测,这篇文章会不会描述他游玩的心情?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生:郁闷、忧伤 生:、不开心、不高兴 生:伤心、难过…… 下面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与我们的推测是否相符。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文意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多媒体范读课文。大家注意听清字音和朗读的节奏。(详见课件) 师:文中还有两处停顿要注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屏幕显示,生齐读两遍。) 师:我们在朗读时一定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文意、下面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生大声朗读课文) ? 师:在诵读声中我们与苏轼同游了承天寺,请同学们对照注释,独立翻译课文,圈划出疑难字词;然后,同组之间合作解决疑难问题。(生翻译,合作交流。师巡视指导。) (教师提示一些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句。详见课件) 四、品读研讨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生:记叙 描写 抒情 师:记叙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按照屏幕的提示把这些要素找出来。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师:请同学们根据表达方式来理清文章脉络层次(详见课件)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屏幕的提示,我们一起来背背课文。(指导背诵) 五、探究理解 师:文章内容我们有了初步感知,那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生:文章写的是苏轼晚上睡不着觉,看到月色很美,就到承天寺找到张怀民,两人一起赏月。 师:概括得很完整。苏轼为何深夜起行? 生: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皎洁美丽的月光从窗户照进房间,那里睡得着。于是就高兴地起来行走。)欢欣之情,溢于言表。所以就想找好友与他一起分享月色带来的快乐。 师:苏轼有很多朋友,却“念无与为乐者”,可见朋友多,但知音少。他找谁? 生:张怀明 师:为何独寻张怀民? 生1:张怀民当时也贬官黄州。 生2:他俩志同道合。?“寻张怀民”,张怀民才是他赏月的相知好友,所以邀请志同道合的张怀民一同在承天寺庭院中散步。 师:他们在庭院中散步还看到了什么? 生:月色美景 师:那作者是如何描摹月色的呢? 生1:写月色的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月色? 生2:庭院中波光一片,原来是月光皎洁而又空灵;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月光竹柏的倒影。 师: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生:澄澈透明! 生:空灵! 生:皎洁无暇! 生:清朗幽美! 师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月光如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月下的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犹如水中的藻、荇一样交错纵横。整句没有一个字写到月、月色,却处处在写月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色皎洁、空灵的特点,让人如临其境。 板书:绘景:?月??色?——???积水 空 明 ??????? ?比喻?????????????????皎洁、空灵 竹柏影?——??水中藻荇交横 师:情因景生,景为情设。眼前的朗月美景,唤醒了诗人心中涌动的情,于是触景生情,作者不禁感慨道:…… 生齐读: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尔! 师:那何为闲人呢?(讨论) 生:悠闲的人。 生:闲暇的人。 生:我认为苏轼被贬谪,心情很郁闷,闲人是对自己的嘲弄吧。 师:同学们理解问题的角度不同,以苏轼和张怀民的当时的心境和处境(写作背景)为出发点,用“闲”字组词,说说,闲人是什么样的人?你从“闲人”这两个字里品味出了苏轼的什么心情? 生:清闲的人,他当一个小官,没有什么事情做。 生:空闲的人,团练副使嘛。 师:清闲和空闲,其实都是因为他是一个贬官,贬官用一个带闲字的词语来说,就是赋闲。从赋闲的人,你品出了苏轼什么样的心情? 生:悲凉,他其实并不想这么闲。 生:有闲情逸致的人。他在有月亮的晚上,半夜里跑出来和朋友赏月。 生:我觉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