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十层钢结构纯框架住宅毕业设计
内容简介 本工程的结构类型为钢结构纯框架体系。地上10层,另有小棚一层。H=32.8m,L=46.5m,B=18.6m。建筑面积6911.25m2,建筑高度34.3m。 本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等级为三级,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基本地震加速度 ...
p 内容简介/p
p
本工程的结构类型为钢结构纯体系。
地上10层,另有小棚一层。H=32.8m,L=46.5m,B=18.6m。建筑面积6911.25m2,建筑高度34.3m。
本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等级为三级,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抗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比为Ⅰ类。地面粗糙程度为B类基本风压0.55kN/m2,基本雪压为0.15kN/m2。
工程地质概况: 杂质土层厚0.8m;粉质粘土层厚8—8.8m地基承载力fk=260kPa;碎石土层(未钻透),地基承载力fk=300kPa。
/p
br /
p 文件组成及目录 p class=Emj828/p /p
p p正文(共71页Word)、CAD图纸(共15张)br /1nbsp; 绪论nbsp;7br /2nbsp; 设计资料和结构选料nbsp;8br /2.1建筑概况nbsp;8br /2.2 结构设计条件nbsp;8br /2.3结构选料nbsp;8br /3nbsp; 结构方案nbsp;8br /3.1抗震设防标准的确定nbsp;8br /3.2结构体系与布置nbsp;9br /3.3不规则检验nbsp;9br /3.4结构布置nbsp;9br /4nbsp; 结构分析模型与计算简图nbsp;10br /5nbsp; 分体系结构设计nbsp;10br /5.1楼盖设计nbsp;10br /5.1.1屋盖板的设计nbsp;10br /5.1.2屋盖次梁的设计nbsp;14br /5.1.3 楼盖板的设计nbsp;15br /5.1.4 楼盖次梁的设计nbsp;17br /5.3 阳台设计nbsp;18br /5.3.1板式阳台的设计nbsp;18br /5.3.2梁式阳台的设计nbsp;21br /5.4 楼梯的设计nbsp;22br /5.4.1梯梁计算nbsp;22br /5.4.2平台梁计算nbsp;23br /6nbsp; 主框架荷载计算与内力分析nbsp;25br /6.1构件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nbsp;25br /6.1.1 框架梁截面型号的确定nbsp;25br /6.1.2框架柱截面型号的确定nbsp;26br /6.2 计算框架梁、框架柱的刚度nbsp;26br /6.2.1框架梁刚度的计算nbsp;26br /6.2.2框架柱的刚度的计算nbsp;27 font color=#9a9a9a/font br /6.3 计算荷载及作用nbsp;27br /6.3.1 荷载计算nbsp;27br /6.4各项荷载单独作用下的内力图和位移表nbsp;31br /6.4.1恒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内力图和位移图nbsp;31br /6.4.2活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内力图和位移图nbsp;31br /6.4.3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内力图和位移图nbsp;31br /6.5 验算顶点侧移和层间位移nbsp;37br /6.6 各种工况下的内力组合nbsp;37br /6.6.1第一工况下的内力组合nbsp;37br /6.7验算风荷载作用下的顶点风振加速度nbsp;38br /6.7.1顺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nbsp;38br /7nbsp; 主框架的设计nbsp;39br /7.1验算框架的整体稳定性nbsp;39br /7.1.1计算各构件的线刚度及回转半径nbsp;39br /7.1.2nbsp; 效应nbsp;41br /7.2nbsp; 框架梁的设计nbsp;42br /7.2.1 按无震组合下的内力计算nbsp;42br /7.3框架柱的设计nbsp;43br /7.3.1按无震组合下的内力计算nbsp;43br /8nbsp; 节点设计nbsp;47br /8.1 梁柱节点的设计nbsp;47br /8.1.1按弹性阶段设计nbsp;48br /8.1.2按塑性阶段极限承载力验算nbsp;49br /8.1.3柱腹板或翼缘的承载力nbsp;49br /8.1.4 梁柱节点的抗剪承载力nbsp;50br /8.2次梁与主梁的连接nbsp;50br /8.3 柱与柱的连接nbsp;50 p class=Emj828/p br /8.3.1柱拼接接头的计算nbsp;51br /8.4 柱脚设计nbs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