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岳阳楼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岳阳楼记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朗读、背诵全文。 ??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 ?? 1、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 ?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 3、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赏析精彩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 ? ?1、疏通文意, 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四、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学习积累本课生字词、读准字音。 能力目标: 熟读课文,读准停顿,读出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通文意,初步把握作者的政治抱负和人生态度。 二、导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子的终极理想。但这个理想不是所有的读书人孜孜以求就一定能实现的,所以,孟子又为读书人寻了一条退路:他们政治得意时,为官一方,造福百姓,达则兼济天下;他们政治失意时,遭受贬谪乡野,偏居一隅,穷则独善其身。但有一个人却自断退路,无论得志与否,无论显达与否,他都以天下为己任,心怀天下,心系百姓,他就是范仲淹。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他的《岳阳楼记》,一起感受他的伟大情怀。 下面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对照注释部分,读准字音,初识课文,并思考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他“兼济天下”的观点。 朗读熟悉课文,初通文意: 1.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读准下列黑体字的读音: 谪守?属予 衔远山 浩浩汤汤 朝晖夕阴 迁客骚人 淫雨 霏霏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潜形 岸芷汀兰? 皓月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2)了解词义、句意: 政通人和 属予作文以记之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微斯人,吾谁与归 3)通译全文(师生交流合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生试读,师纠正并作范读)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 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三字句:衔/远山,吞/长江。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诗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提问:“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怎么停顿。 讨论并归纳: 学生甲: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学生乙: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学生丙: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学生甲与丙的节奏停顿都没有错,没有读破句,只是粗细的区别。 学生乙的节奏停顿明显错误。“刻……诗赋”而不是“刻唐贤”意义不清。“于其上”是介宾短语,不可拆开。节奏错误说明学生己对文意不够理解,应通过多读、多思,琅琅上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四、自读课文,初通文意,了解第五自然节内容:  1.回答朗读前的问题: 师: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兼济天下”的观念?或者说文中有一句话已经成为不朽的名言,每当人们谈生活理想,谈伟大志向时常常加以引用—— 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五自然节)。 师:“天下的人还没忧,自己先忧,天下的人已经乐了,自己才乐。”一个封建士大夫怎么会具有这样的抱负?又为什么要在这篇散文中表明这样的抱负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作者是怎样一个人。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初年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幼年时家境贫寒,刻苦求学。生活的穷困使他更深入的了解和同情人民的疾苦。二十七岁中进士。入朝做官以后,一再上书朝廷,议论国事,主张革除积弊,改良政治。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他做了参加政事(副宰相)后,提出了十条改革当时政治弊病的意见。受到守旧派的排挤,被罢去参知政事之职,以后出任地方官。 范仲淹很重视边防事物,他监守西部边疆抵御西夏的业绩当时广为流传。 他能诗、能词、能文。死后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2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