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6课云南的歌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中的美点及精彩的语言; 2、从整体把握文章框架,能准确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 3、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文章三个歌唱场面的描绘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难点:理解文中环境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教学思路: 本文按照“整体感受初欣赏――发现美点欣赏美――训练思维创造美”三步教学,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第一课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致力打开学生思路、激活其思维,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理解作者的感情;第二课时,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索精神,训练学生思维,领悟课文的写作手法,从而达到创造美的目的。 教学用时:2课时 教学类型:讲读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云南的歌会》,理清了文章脉络,欣赏了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云南歌会,也感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 二、研习美点、创造美。 1、以不同形式朗读课文三个歌唱场面。 文章对三个歌唱场面的描绘在内容上各有侧重,而在写法上也是各不相同的。首先我们让男同学读第一个场面(第2、3自然段)、女同学读第二个场面(第4段)、最后全班齐读第三个场面(第5段)。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同学们要边做勾画批注。 ? [学生读后,教师评价朗读并过渡:虽然同是写唱歌,但侧重点、写法却各不相同,也正是因为这样,文章将云南歌会形式的多样、内容的丰富、个性的独特尽情展示了出来。我们不禁叹服作者的构思是多么精巧!] 2、问题探究,分析人物刻画方法 1)、在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中,作者都进行了细腻的人物刻画,请跳读课文,划出三处人物描写的句子。看看作者分别写了哪三种人? 讨论后明确:山野对歌重点写的是年轻妇女;山路漫歌重点描写的是赶马的女孩子;村寨传歌重点刻画的是一个年过七十的吹鼓手。 2)、在三个歌会中,作者重点刻画这三种人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来进行分析。分析时必须先感情朗读相关描写的句子,然后结合具体语句和关键词语分析作用。 山野对歌重点写的是年轻妇女。她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作者描写她胜利时轻松愉快的神态,拍拍灰土的动作,既表现了山野对歌时活泼欢快的场面,更赞扬了朴素的劳动妇女的聪明机智。 山路漫歌重点描写的是赶马的女孩子。作者着力描写她们稚嫩的略带沙哑的嗓音,是为了突出山路漫歌时的淳朴本色美。 村寨传歌重点刻画的是一个年过七十的吹鼓手。只见他牙齿早脱光了,但却能十分热情地整本整套地唱歌。唱的内容不仅有爱情故事,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像个“歌库”。作者对吹鼓手的描写衬托了村民们参加盛会的热情,同时也写出云南歌会代代传歌这一特色。 3)、作者在对这三个人物进行描写时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后明确:相同点,都对人物进行了细致的外貌描写。 不同点是,描写刻画人物时方法各不相同。 请学生结合语句作具体分析。例如:山野对歌作者采用由点到面的方法来描写人物。点是对一个年轻妇女的描写,但紧接着在第三段作者说“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继而由点及面泛泛描写众多云南年轻妇女的性情,脸庞,白白的糯米牙,穿着打扮,特别是抓住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特色来描写了她们的衣裤、围裙、鞋等美丽的装饰。由此可见在这里作者的目的不是赞扬一个妇女的美丽和聪明机智,而是云南整个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妇女的勤劳、美丽和智慧。 再如,山路漫歌,作者在刻画赶马的女孩子时,并没有对她们的外貌进行更多的正面描写,而是通过对云南美丽风光的描写来侧面烘托赶马女孩的美丽,歌唱的优美动听。 村寨传歌中对吹鼓手的描写着重年龄和会唱的歌之多,以此表现云南歌会参加人员广泛,风俗久远,为群众盛会的特色。 (提示:我们可以抓住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修辞手法来赏析好词好句) 例: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用了拟人修辞,显得活泼生动,它的蓝色令人疑心“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更是奇特的联想,让人感受到花的灵性和花色的纯净。又如,“最有意思的是云雀……”中,“起飞”“扶摇”“盘旋”“唱歌”“钻”等动词把云雀轻捷的身姿、悦耳的鸣叫描绘得栩栩如生 4)、通过对三种歌会中人物的细致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人物描写时的哪些启示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1)人物刻画为主题服务,不能脱离文章主题独立描写人物;⑵人物刻画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正面描写,可以侧面烘托,特别是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来衬托人物是一个好办法;可以由点到面,由具体到概括地描写一类人。 5)拓展比较,学习人物描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