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教案.doc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6《小石潭记》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会翻译重点语句。 2.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 3.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唐宋八大家都是谁吗?请说一说。你了解柳宗元这个人吗》 二、预习检查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及课文诵读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等情况。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在他被贬永州司马时,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示闽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水经注》是地理书,对景物多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而柳宗元的山水州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小石潭记》是其中的一篇。 三、初读感悟 1. 读课文,用我觉得小石潭很 ,说说你对小石潭的感受 2. 解释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并归纳其用法。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 2)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 、像长蛇爬行那样) 3)明灭可见(或现或隐) 4)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 5)日光下彻(向下) 6)影布石上(照映) 7)隶而从者(随从、跟从) 8)以其境过清(因为、凄清) 3.翻译 ①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 请结合注释或利用工具书用现代汉语梳理文章的内容。 5. 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 —— 潭中气氛 四、讨论研究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闻声—见形)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这种记叙叫什么写法? 明确: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 3. 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明确: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4.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5. 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明确: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 6. 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怡然”就是呆呆的样子。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鱼儿似乎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 7. 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8. 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9. 这篇游记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因为被贬谪,作者的心情常常是忧伤悲凉,欲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这种情感,从文中哪句可以看得出来?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0.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文章先写“——”,后面又写“——”?。 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愉悦心情) 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抑郁幽伤的心情) 五、拓展延伸 1. 读了课文,小石潭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2. 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边,会有什么感觉? 六、达标检测 七、作业 背诵并默写全文。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