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牛汉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品味文章的语言,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2.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深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文意,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把握“第一本书”所呈现的深刻意蕴;
一、导课
一本书,让人难忘;一段情,让人感动;一段岁月,让人留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看看作者围绕着“第一本书”演绎了怎样的故事。
根据课前的预习,我们首先检查自助先学部分:
二、自助先学
(要求:朗读课文,不少于三遍;课外查阅资料,初步了解作者、《父与子》。)
1.给加点字注音:
酷( )似 掺( )和( ) 脊( )背
翻来覆去( ) 奥秘( ) 枉( )读
2. 牛汉先生在课文第1节中解释为什么写这第一本书时,这样说:“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阅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写了哪些难以忘怀事?
生1:第二小节翻看父亲的书。
生2:第3 小节里有父亲让“我”把书拿给他看。
生2:父亲查书,考书。
生3:第4小节写“我”送书;第5 小节介绍“我”背书;
生4:第8 小节是父亲补书。
生5:第10 小节是父亲让“我”转学,父亲携子读书。
生6:第12 小节“我”带狗读书。
生7:第7小节是“我”要书,第8小节是“我”送书。
师:(投影)这些故事主要发生在父亲和“我”身上。这样的概括既简洁又紧扣一条主线,即文题“我的第一本书”。
三、合作助学: (要求:1.独立思考问题;2.组内互助互学;3.交流展示;)
师:师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是一本漫画作品,这本书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抒发了一种浓浓的父子亲情,主要是写父亲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之间的浓浓亲情。牛汉将他的“第一本书”比作卜劳恩的《父与子》,围绕“第一本书”,你读出了作者哪些难以忘怀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投影)
生:父子情深
师:从哪些段落可以体现这种浓浓的亲情呢?
生: 第3、4、8小节。
师:下面我们集中阅读这三节文字。这时需要同学们用笔,圈点勾画,画出重要语句,并体会一下父亲哪些方面让人感动。
(学生默读课文并批注,教师巡视)
生:第3小节,父亲摸“我”的“马鬃”,“欣慰地夸奖我”,这里说明父亲很关心“我”的学习。第4小节,“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还有第8小节——
生:我觉得第3小节中还有一处描写:“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父亲原以为“我”学习不错,知道实情以后,父亲决定考考“我”,这里体现出父亲的严格要求。
生:还是父亲“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 那一句,体现出父亲的对“我”关怀和担忧。他先问“那一半呢”,他很关心我的学习。
师:我想追问一下:父亲的“愁苦”,他“愁”的是什么,“苦”的又是什么。
生:书弄丢了,对“我”学业的发愁,对我的未来担忧。
生:“后来父亲把我的名字中的‘承’改作‘成’”这一句,体现出父亲对“我”尊重与关爱。
师:我们仔细看看文章第4小节中父亲与“我”之间有一段对话,也就是父亲的“三问”和“我”的“三答”。这一段文字很有味道,下面同学们先找出来,然后放声地朗读,仔细体会父子俩的心理和情感。(要求学生分角色朗第4小节)
(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分角色朗读)
师:通过朗读这段文字,我们要体会文中父亲的情感。你们谁说说?
生:父亲对“我”的关心,他特别关心“我”在校的学习生活。
生:从中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尊重。“我”原本以为父亲看到这样的书要揍“我”,但父亲没有这样,只是问书“为什么是这样”,“这样的书怎么读”。
师:非常高兴地听到你的发言,许多读者没读出父亲对儿子的这份“尊重”。在这三问三答中,我们在读出父亲对儿子学业关心的基础上,还应当读出父亲对儿子的理解、尊重,还有对乔元贞一家的同情。
下面我们把时间放到第8小节上。
生:第8小节开头,写补书时间之长,让人感动。
生:从“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还用牛皮纸包了皮,写上名字”可以看出父亲是在用心补书。
生:灯下补书实际上是父亲用行动在教育儿子对书的敬重。
师:大家分析得好。带着这些体会,我们将第8小节齐读一遍,体会父亲对“我”的关爱。(生齐读)
师:除了父亲的关爱情还有哪些难以忘怀的情感?
生:“我提醒我的狗,轻轻喊一声“大狗”,它就在窗外叫了起来。我们是四个年级十几个学生在同一教室上课,引得哄堂大笑。”笑“我”可以让狗叫起来,而老师却不能,这是一种童趣;
生:“他们家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