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段先写景再抒情,如何写景? 1、先指出岳阳楼的胜景集中在洞庭湖,渲染浩瀚的气势。 2、接着从空间上写浩瀚的湖面。 3、最后从时间上写湖面上变化万千的壮丽景象。 赏析:衔远山,吞长江 运用拟人手法写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 景象,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一问题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是全文“关节”。 上承岳阳楼大观,引出 “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进而引出关于“古仁人之心”的议论。 返回 上页 下页 第二部分学习(理解): 思考1:文章有几处写到岳阳楼的景色?在文中把它们找出来。第二段中那句话引出下文的抒情? 思考2:迁客骚人的揽物之情各是什么?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思考3:仔细阅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作者在写景时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哪些词语突出了景物的气势,试举例分析。 ? 第二段总写,第三四段分写,阴冷凄凉之景和春和景明之景色。 面对阴冷凄凉之景,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面对春和景明之景。则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心异景异,情景相生。关键在览物之心。 特点:气象盛大、变化万千。衔、吞:形象地写出了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气象,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 。 思考4:第三、四自然段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阴冷和晴明两幅画面,一暗一明,形成鲜明的对比。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为了竟这类人的悲喜之情与下文“古仁人之心”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转入议论,突出主旨。 1、第三段写了哪些景物? 霪雨、阴风、浊浪、日、星、山岳、商旅、樯、楫、虎、猿 2、这些景物体现了洞庭湖景观的什么特征? 萧然凄凉 3、通过这些景物又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在朝廷中遭遇谗言诽谤,离开家乡,悲伤至极之情 1、第四段写了哪些景物? 春风、日光、波澜、湖光、天色、沙鸥、美丽的鱼、芷、兰、月影 2、这些景物体现出洞庭湖的什么特征? 明媚艳丽 3、通过这些景观体现出作者的什么感情? 因美景而忘乎官场世俗的喜悦之情 翻看文章第3、4段,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三、四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 一、阴雨凄凉 二、明媚晴朗 2、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与“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了“迁客骚人”的“喜” 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做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转入议论,突出主旨。 指出第三段描写景物的文字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这些景物描写渲染了什么气氛? 渲染“悲”的气氛。 返回 上页 下页 指出第四段描写景物的文字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这些文字渲染了什么气氛? 渲染“喜”的气氛。 返回 上页 下页 指出第三、四段写“迁客骚人”心情的句子。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这些迁客骚人因什么而或悲或喜? 因物(景物)、因己。 返回 上页 下页 翻看文章第5段,思考以下问题: 1、“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类古仁人的向往与敬慕之情和自己的博大胸襟与旷达胸怀。 2、本段表现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抱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现旷达的胸襟, “先天下… …乐而乐”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 5、“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的“迁客骚人”,能不受外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自读课文 再次体会 根据提示,从表达方式上说说您的看法。 记叙: 描写: 抒情: 议论: 重修岳阳楼 时间 背景 作“记”缘由 巴陵胜状 空间——横无际涯 时间——气象万千 迁客骚人不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