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世纪教育网 精品试卷·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2 页)
27《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新桥镇清平初级中学:黄振锋
教学目标:
1. 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 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 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写月的古诗导入。
1、学生自由发言,简介东坡的生平、经历、作品。
投影:作者生平。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1079年,因反对王安石被贬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2、背景简介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有时游乐于山水间,咏唱江山,感怀英雄,抒发郁闷心情。这一时期,写下了许多动人的散文和词,如有名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二、疏通文意
1、朗读课文,听录音纠正
2、解决重点词语(投影)
欣然:高兴地 念:思考、想到 相与:一起
中庭:院中 交横:交错、纵横 盖:原来是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3、翻译课文(学生提问,师生解决,强调重点,学生翻译,对照投影)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将要睡觉时,月光从门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只是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三、研习课文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每部分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记 叙(第一节) →交代时间、地 点、原因。
描 写(第二节) → 庭中月色
议论、抒 情(第三节)→ 惋惜无人赏月
2、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明: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3、作者为什么要到承天寺去夜游?从文中找出游的行踪。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这是他夜游的原因。又因被贬黄洲,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很无聊,很寂寞,于是,找一个好朋友散散步,聊聊天。
(2)起行—— 至(承天寺 )—— 寻 (张怀民)——步于(中庭 )
4、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积水 空明
竹柏—藻荇 交横
小结:第二小节写月光。 清澈透明 淡雅幽静。
此句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先实写,后虚写, 虚实相生。
这几句是写月光,也是写作者的心境。这个清澈透明的世 界,映照出他光明磊落、乐观豁达的襟怀。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的“闲”应怎样理解?
闲:包含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
表达的感情微妙复杂,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更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使我们看到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故其笔下的月夜才如此空灵、皎洁。
四、课堂小结: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五、板书设计(见课件)
六、作业:
1.抄写并背诵《记承天寺夜游》;
2.课外收集描写月色的诗词并背诵;
3.课外阅读苏轼的诗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