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落到实处才最真》教学设计 赵铭佳
PAGE
PAGE 5
落到实处才最真
——《吆喝》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吆喝》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主题为民俗文化,在单元导读中有这样一句话“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因此我的备课“一稿”将体味民俗文化作为重点,体会作者怀念“吆喝”的感情作为难点,重在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渐行渐远(可见附录1),可是“一稿”完成后,学生只是将文中所有的吆喝读了一遍、笑了一场、热闹了一番,仅此而已,连“吆喝”的特点都没感受到,对感情的体会仅停留在“喜欢”上面。看来得从京白的语言特点入手,“儿化音、幽默、有分寸、委婉”这些都是作者萧乾对京白的特点解读,细读最后一段,除了怀念,还有惋惜和庆幸的味道,因此就有了备课“二稿”。整堂课还是在读“吆喝”的具体内容,学生有了些许的收获,我却总觉得不踏实。本文真的只有这些吆喝声值得欣赏吗?不是的,行文间还有太多值得玩味的文字,情感的体会得有文字的依托才最真实,细揣文字,从早到晚里作者写得最多的是晚上,一年四季里作者写得最多的是冬天,作者对“吆喝人”的悲悯情怀才是最令人动容的,于是有了这第三稿,从冰心“含泪的微笑”入手,感受作者的悲悯情怀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从文字和“吆喝”本身感受吆喝的妙处,体会作者对“吆喝”的喜爱和惋惜。
教学难点:
? 体会作者对吆喝人的悲悯情怀和作为北京人的自豪感。
教学目标:
1.从标点和语气词上体会“吆喝”本身的妙处。
2.从具体的文字上读出作者对吆喝人的悲悯情怀和作为北京人的自豪感?。
课前准备:
(1) 教师——充分解读文本,搜集对本文的各类评价资料
(2) 学生——充分预习,掌握生字词,熟悉文本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流程:
一、情境导入,一读题目:
听“卖糖葫芦”吆喝片段请学生模仿。
提问:吆喝是什么意思?(大声喊叫)请大声地朗读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吆喝片段的播放给同学们情境式的导入,将学生带到北京街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营造学习期待。对情感的体悟先从大声朗读开始。】
二、整体感知,二读题目
(一)找引子
1.吆喝在文中是指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具体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明确:作者儿时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声。
2.作者还给了他一个特别的称呼,快速浏览前三段,找找这个特别的称呼。(声乐)
3.齐读第二段,读出情感。(品味“只能”和“更”,读出自豪感,找到器乐部分,明确第一段的引子作用。),现在,你会如何去读题目?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较为熟悉的课本作为依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找到吆喝所指,明确第一段的引子作用,从字词间体会作者的自豪感。】
(二)找顺序
1.作者是如何展开的?找到总领性的话。(时间顺序,第四段)
2.接下来还有没有总领性的话?(第十一段首句,引出吆喝的内容、声调和押韵)
3.齐读最后一段,体会“倒”“并”中作者的惋惜和庆幸,得出作者对吆喝的喜爱。
4. 现在,你会如何去读题目?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快速理清全文结构,在理清结构中初步感知作者情感。】
三、深入文本,三读题目
1.展示冰心的评论,总结学生得出的情感,归为两类:微笑和含泪。
“读了萧乾的《吆喝》,他那流利而俏皮的京白,使得七十年前的北京城的色、香、味,顿时萦绕而充满了我的感官,引起我长时间的含泪的微笑。”
2.寻找作者喜欢的吆喝声,品味文字,探讨理由。
(1)“硬面饽饽”(2)“馄饨喂开锅!”
得出作者喜欢的不只是吆喝,而是吆喝的人。
(3)“烤白薯哇真热乎”品味后感受吆喝人生活环境的不易。
3.寻找吆喝人生活不易的片段,品味文字,谈谈感受。
(1)大冷天背了一具沉甸甸的留声机和半箱唱片。
(2)乞丐凄厉动人的吆喝声。
引出作者的悲悯情怀。
4.感受油嘴滑舌编快板的乞丐吆喝,感受吆喝人的坚强乐观,引用作者的话回扣自豪感。
“我有的只是一只秃笔,但我想用它唤回北京市民的荣誉感,唤回东方人的尊严。”
现在,你会如何去读题目?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突破本课难点,从文字入手,用“如何读题目”贯穿整个课堂,从学生读题目的层层变化中生成对作者情感体悟的层层深入。】
四、拓展(作业布置)
在文中寻找一个人物,用你的笔写写现在的他们。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既跳出了文本又回归到文本,让学生在学习体会后写写这些小人物,再次体味一下作者的这种情怀。】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一节课的时间很快,我希望大家能在阅读时用心体会文字,能看到热闹背后的沉静,微笑背后的眼泪,眼泪背后的会心一笑。有时候我们学习语文,只不过是简单地为了在看到街头煎饼摊的时候,脑子里出现的,不是“要要切克闹,煎饼果子来一套!”而是,我学过一篇萧乾的《吆喝》,原来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辛酸,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乐观和坚强,或许你也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