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思茅四中 杨建玲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理解排比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3.通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品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通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排比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读能感受到语言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腰鼓表演中的生命律动。
2.揣摩法:对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关键语句,应当仔细揣摩品味。
学法引导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生活在南方现代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好些。教这样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一旦学生进入角色,教起来就轻松多了。
媒体设计
1.腰鼓表演片段
2.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播放腰鼓表演片段导入新课
二、多媒体介绍作者及安塞腰鼓
(多媒体展示)安塞腰鼓诞生于黄土高原,是一种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独特而优秀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在古代它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凯旋的欢迎曲,如今它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它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独具魅力。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本来,一个人,一面鼓,没有稀奇的地方,但是脚下古朴厚重的黄土高原,耳边奔腾咆哮的滚滚黄河,给它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下面让我们跟随作家刘成章一起展开想象的翅膀,从文字中体会这腰鼓声中的激情。
三、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多媒体展示)
四、听读课文、体味语势
●感气势
欣赏电视散文《安塞腰鼓》的激情诵读,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请大家在听的过程中注意重点字词的正确读音并品味文章的感情基调,可小声跟读。
●找感觉
自由朗读,划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和语句。
●比风采
学生组内自主朗读,体验作品的情感、语调,然后推荐代表,比赛朗读。可以小组展示,可以个人展示,看谁读得感情充沛,气壮山河。
●知内容
用“ 好一个 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可用自己的语言,也可用文中的语言。
五、融入文本,精读细品
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形式上力求多样,富有变化。引导学生从场面、鼓声、动作、舞姿方面的描写,体会理解排比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多媒体展示)
品读1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激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品读2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品读3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六、走出文本,感悟探究
1.黄土高原现在似乎成了贫困的代名词,但这群元气淋漓的后生并没有被贫困压倒,他们传递了心声,在愈捶愈烈的鼓声中你听到了什么?
2.总结归纳文章内容。
七、迁移练习
模仿课文描述一个场面,如:烟花表演、彩车游行、篮球比赛、广播操入场式、奥运会或运动会的精彩瞬间。
板书设计
激情的爆发
安塞腰鼓(好) 沉重的响声 生命力量→ 民族的精神
磅礴的力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