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木兰诗第二课时ppt.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台市第三十一中学 付长明 《木兰诗第二课时教学》 《木兰诗第二课时教学》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木兰诗》的字、词、句,串讲了诗句的大意。也许大家还有一个疑问,今天还有什么好学的呢?《木兰诗》一直以来是作为经典入选我们中学语文教材的。我想,一篇作品能够成为经典,必定能够穿越历史,经受得住各个时代读者一遍又一遍的解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经典,看看它是不是还能打动21世纪的我们。 《木兰诗第二课时教学》 比较阅读,感受木兰形象 出示《木兰从军》,请同学们一起把《木兰从军》读一下,边读边思考,?从《木兰从军》字里行间,你读出了?怎样的木兰?或者说你从中感受到木兰是个什么样的人? ? 这是一首叙事诗,叙事就是叙述事情本身的进展或变迁,进展或变迁的过程就由一个个情节构成的。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木兰从军》和《木兰诗》,看看《木兰诗》比《木兰从军》多写了哪些情节?并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从这句诗句或这几句诗句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木兰。 师生交流,分析木兰形象 《木兰诗第二课时教学》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明确:平民女子,亲切朴素。如果学生说勤劳善良,勤劳孝顺也予以肯定。(这里注意想象织布这一平凡生活的场景,并思考如果是富家之女、官宦之女,她们会生活中会做什么?她们会忧愁什么?) 《木兰诗第二课时教学》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明确: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1、有这样买马的吗?这样不是很折腾吗?我们把它改成“市场买行装”不是更简洁,更符合诗歌的特点吗? 利用《采莲曲》点评、指导。这里是民歌惯用的铺排,利用铺排的手法来渲染气氛。 2、那么在这样紧张忙碌又井然有序的备战活动中,我们感受到的木兰,她对出征的态度是什么样的?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木兰? 3、请同学们把你们对木兰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朗读指导:要读得轻快,毫无沉滞之感。) 《木兰诗第二课时教学》 (木兰对出征的态度不焦急、不害怕,也不倦怠。这样的叙述既不让我们觉得木兰非常高大,也不会让我们感觉到她庸俗又怯弱,一个果敢、爽利、亲切而充满活力的木兰在我们面前生气蓬勃的活动着。) 《木兰诗第二课时教学》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明确:思念亲人,女儿情怀 1、这两部分,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出征女战士奔赴战场的飒爽英姿,它们分别是如何表现的?(《木兰从军》通过四个连续的动词,四个三字句,表现出行军速度之快。《木兰诗》利用“旦——暮——”句式,句式相同,变换地点,显示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大刀阔斧地表现出出征健儿的豪迈气概。) 2、相比较而言,《木兰诗》还写了什么?(“不闻……但闻……”在写思亲。) 《木兰诗第二课时教学》 3、此时的木兰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奔赴战场,渴望杀敌;另一方面孤独寂寞,思念亲人。她有勇敢的一面,也有女儿家柔弱的一面。请同学们用你们的朗读表达出木兰的这种心理。 4、总结,《木兰诗》两个“旦……暮……”用五言句式,使我们看到了木兰的英姿飒爽,但作者却将这一统一的过程分别阻抑了一下,用七言写“不闻”,用九言写“但闻”,使原来的速度和节奏变得相对缓慢和柔和了,从而让我们从木兰外部的刚健中感受到了内部的柔情。正是这两种因素的交织,使这一过程的描写没有给木兰从军罩上惊世骇俗的英雄色彩,也不会让我们感到木兰只是一个柔情蜜意的闺阁女子。 《木兰诗第二课时教学》 鉴赏民歌语言风格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介绍民歌赋、比、兴的修辞。强调“比”,比——就是比喻,用彼物言此物,用来作比的事物总比事物本身形象生动,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1、从这个比喻中,我们可以看出木兰自鸣得意的是什么? 2、作者没有用骏马、苍鹰这些雄健的动物作比,而用了雄兔和雌兔,用意何在? 3、请同学们用朗读表达你们对木兰的理解。 《木兰诗第二课时教学》 思考探究: 《木兰诗》在写作上很矛盾,百战之苦,十年之艰一笔带过,惜墨如金。另一方面,铺张的地方不惜工本,极尽渲染之能事。你能找出直接写战争的诗句和铺张喧染的诗句吗?诗文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