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陋室铭》无声上课简案
------杨玉琴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熟读成诵
2、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陋室不陋的观点
4、理解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学习重点: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陋室不陋的观点
学习难点:1、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理解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学习方法:诵读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还有一个人,他也曾三次迁居。他因支持变革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的三间房子,面江而居。他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将他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他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再次让他迁居,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他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他就是刘禹锡
今天我们就是游客,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禹锡,走进他的“陋室”。
二、初闻陋室:听读朗读
1、谁愿意客串导游,帮大家介绍刘禹锡?(PPT)
2、“陋室”指的就是简陋的房子,铭指什么?押韵的文章一定要多读。
3、自由朗读,熟悉课文,注意以下这几个字的读音。(PPT)
4、听示范朗读,正字音,划节奏。
5、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读出韵味。
三、参观陋室:疏通文意
1、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在不能理解的地方做标注。
2、分组讨论交流,解决疑难,小组展示。
3、还有那些句子不太明白?还需注意这些字词。(PPT)
4、明白了文意,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读出情感。
四、品味陋室:思考交流
1、陋室真的简陋吗?作者写了哪些内容来表现陋室不陋?
学生交流并展示,老师板书总结:
环境 拟人,
陋室不陋 交友 交往人物如此不俗,可见主人也是
情致 悠然自得
托物言志,安贫乐道
从这三方面表明了作者身处陋室依然泰然自若,安贫乐道。
2、哪句话最能表现文章这一主旨?这句该怎么读?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3、除了这三方面。文章还写了哪些内容?怎样理解开头两句?朗读这两句。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山水引出陋室,暗示陋室而不陋。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4、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二句?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诸葛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子云,姓杨名雄,西汉时期文学家。这样的类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5、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有何好处?反复品读此句。
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伟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小结:作者以山水引出陋室,从环境,交友,情致三方面描写陋室,用先贤自况,再以孔子的话做结,表现出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五、作别陋室:熟读成诵
1、我们已经细致欣赏过刘禹锡的陋室,游览也要到此结束了,走之前请同学们结合对课文的理解给陋室拟写一块匾额,当做送给刘禹锡的礼物。
交流展示,将同学们最喜欢的一个写到黑板上。
2、聪明的你一定能快速将本文背诵下来,看谁能先完成背诵。
相信其他同学也能迅速将这篇课文熟记于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