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熟读成诵;积累重点文言词语,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优美意境;通过同学们的合作探究,理解文章的主旨及作者的内心情怀。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笔下的桃源美景,理解作者的美好社会理想。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
整体把握文章。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情分析
七年级时学生已积累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本文故事性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预计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
导入
1: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检查导学案
1: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陶渊明,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但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或“五柳先生”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3:熟读课文
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正确朗读(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
2:再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古今异义
1、缘溪行
2、芳草鲜美
3、说如此
4、阡陌交通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8、遂与外人间隔
9、各人复延至其家
一词多义
①便舍船,从口入
②屋舍俨然
①处处志之
②寻向所志
①寻向所志
②未果,寻病终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既出,得其船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②不足为外人道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三读课文,复述故事
感知文意,合作探究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7、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
四读课文,合作探究
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
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能实现吗
课堂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拓展延伸
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
作业设计
1:积累文言虚词及实词
2:将本文改写为一个故事,可以适当想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