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考总复习—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doc

《中考总复习—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总复习—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角美中学 李芬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近几年,古诗词鉴赏已成为中考语文的考点之一。2017年的福建语文中考的古诗词鉴赏的考查范围是61篇必备古诗文中的40篇。鉴赏的考点涉及到:对名句的理解和鉴赏;理解内容主旨、思想情感;品析语言特点、体味炼字;品味表达技巧;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感知艺术形象。在以往的考查中,学生在古诗词鉴赏方面失分较多,得分率偏低,这已成为了制约中考语文得高分的瓶颈。中考的古诗词鉴赏,分值是5分,命题形式一般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表述题(三选二)。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也迫使我们在古诗词鉴赏的教学及备考工作中及时采取新的策略。所以,这节古诗词鉴赏复习课就定位在:一方面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答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训练学生整体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为了既能体现命题者在《考试说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鉴赏”的要求,又能在题目的区分度上达到理想状态,经过“一模”前的一轮训练,学生对于诗词鉴赏的命题形式已经基本了解,但是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联系分析,准确、规范地答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本节课的设计就以引导和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诗歌鉴赏题的方法和鉴赏诗歌的综合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三、教学目标: 1、品析诗歌语言,揣摩诗歌中的词语,体会诗歌炼字炼词的妙处,领会它在诗歌中的作用。 2、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中人、事、物、景的特点,扩写细化诗歌所描述的画面,阐明诗歌中所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即体会诗歌主旨,明白作者情感、态度等。 五、教学难点: 诗词的写作技法鉴赏。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透视诗词鉴赏的考点(六点) 1、对名句的理解和鉴赏????????2、理解内容主旨、思想情感 3、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4、品析语言特点 / 体味炼字 5、品味表达技巧???????????6、感知艺术形象 二、赏析指导: (一)诗歌语言赏析 1、从品味关键词语的含义及作用入手(关键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副词,多是表色彩或动态性质的词语,结合全诗分析其语境。) 2、体会诗歌的遣词(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生动性等方面来分析炼字的妙处。可用换词法,比较换词前后的表达效果的差异。) 3、体会诗歌语言中的意象与意境,借助联想和想像去赏析。 (二)诗歌内容理解赏析 1、抓住关键字词,并结合意境去理解。 2、把握诗歌意象来赏析 ⑴描述性对象。诗中没有寄托,没有想像,只有冷静的客观描述,它既是实境又是诗人的心境。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⑵抒情性意象。用托物、拟物、比兴等手法将抽象情感具体化、生动化。 ⑶象征性意象。a、动物类? 例:“鸿雁”,常用来抒写游子思乡情怀和羁旅之思;“杜鹃”(子规),与哀怨、思归有关。 b、植物类? 例:“柳”——“留”的谐音,有伤感离别的意味;“梅”——性耐寒,表达孤高、坚强;“菊”:傲霜之花,品格高洁、坚贞,有隐逸之意;“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自然现象类? 例:“明月”——思乡之愁;“流水”——对时光流逝的感叹;“黄昏”、“落日”——思乡怀人,感伤,孤寂;“浮云”——游子等。 d、时令类? 例:“西风”——意味凄凉;“重阳”、“中秋”——象征思念亲人。 e、特定地点类 例:“长亭”——是送别;“南山”——是隐居。 f、其它? 例:“吴钩”代表勇武豪迈;“号角”意指战争。 (三)体会诗歌情感 1、知人论诗,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1)、豪放洒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苏东坡 (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春望》中的杜甫) (3)、归隐田园、寄情山水(《归园田居》中的陶渊明) (4)、爱国报国(《己亥杂诗》中的龚自珍) (5)、儿女情长(《醉花阴》中的李清照) (6)、雄心壮志、满怀抱负(《观沧海》中的曹操) (7)、以死明志、视死如归(《过零丁洋》中的文天祥)等 2、把握诗歌体裁,根据其特点去品味 (1)、边塞诗?常用词汇: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伤感、思乡念亲、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等(如《渔家傲 秋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田园诗?常用词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闲适愉悦、悠闲快乐等(如《钱塘湖春行》 《归园田居》 ) (3)、送别诗?常用词汇:忆友怀旧、依依不舍、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惆怅伤感、劝勉祝愿、激励友人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怀古诗?常用词汇:怀古伤今、怀才不遇等(如《赤壁 》、《潼关怀古》) (5)、咏物诗?常用词汇:坚守节操、遭贬激愤等(《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